说起给土壤疗伤,南京最有名的要数“小南化”地块。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位于栖霞燕子矶一带的“小南化”地块,尽管污染企业已经搬迁,但“余毒未清”,污染达地下十多米。昨天,一种来自美国的先进土壤修复技术被授权江苏企业在国内使用推广,可助力省内包括南京大污染土壤“杀菌消毒”,重新开发利用。
与会专家拿通常的土壤修复技术,与癌症化疗做比喻,“原来的技术在杀死土壤污染物的同时,很容易把土壤中有益的元素也杀死了。”据环保部专家介绍,新技术的优势,其中之一正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因为不需附加任何药剂和材料。
根据南京市环保局的检测报告,原南京化工厂地块占地700亩,在土壤及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物检测中,检测到58种挥发性有机物、89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土壤样品则重点在原“小南化”的氯碱生产区,检测13种重金属。
记者获悉,此次要修复的共有约25.8万立方米的土壤和17万平方米的地下水,治理费用要将近1.8亿元。
据透露,给南化土壤修复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当时招标时规定只有5个月时间进行治理,现在中标的北京公司准备、进场时间都超过5个月了。相关专家表示,新技术有望投入“小南化”地块的治理,效果将在一段时间后显现。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