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因建设垃圾焚烧厂而发生的“邻避运动”。在这些事件的另一面,是中国经过几十年城市化发展后,传统的填埋处理垃圾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垃圾围城”问题严重。
中国急需通过发达国家民众广泛认可的焚烧方式,解决“垃圾围城”。仅“十二五”期间,中国就要新上马200余座垃圾焚烧厂。
矛盾如此尖锐:多数大中城市需要垃圾焚烧厂,但选址地的居民不希望对多数人有利的厂子建在“自家后院”而让自己受害,“邻避运动”由此一再发生。
怎么办?学习发达国家垃圾焚烧厂就可以了。欧美国家,日本,中国的台湾地区,都将垃圾焚烧厂建在主城区,有的甚至离城市政府很近,但很少有居民反对。
但十几年了,中国就是学不像。几乎每个垃圾焚烧厂开建前,所在城市的政府工作人员、技术人员都会赴国外参观、学习。他们回国后,不是在城区而是在郊区,建设一个模样、技术与国外差不多的垃圾焚烧厂,却依然遭到居民抵制。
到底哪里出问题了?问题其实不在垃圾焚烧厂本身,而在厂外。首先,于2002年实施的中国的垃圾焚烧标准远远落后于欧盟标准,更与这些地区的一些城市自定标准差距极大,这给人一种中国垃圾焚烧即便合规也污染很大的坏印象。
其次,建厂过程中的立项、环评、开工往往不够透明、不够公开,更不够亲民。像杭州此次事件,项目还在环评过程中,但项目地址所在的地方却在实施一项矿坑修复工程,部分居民由此认为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在动工。
第三是垃圾焚烧厂建起来后,环境数据要么不公开,要么公开有限、滞后。
第四,垃圾焚烧厂的污染数据基本上是企业自监自测自公布,没有当地环保部门和企业之外的、公众信任的第三方,来监督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第五,一旦发生垃圾焚烧厂污染,公民的法律救济渠道不畅通。法院往往不会受理他们的案件,他们更难有证据证明自身损害与垃圾焚烧厂有关。曾有极少的案件被国内法院受理,但结局基本是居民败诉。
在上述各外因之下,中国诸多城市就大规模开建垃圾焚烧厂,遇到抵制其实有其必然性。
中国要想真正走上垃圾焚烧之路,必须要改进制度,真正取信于民。
一个好消息是,千呼万唤的垃圾焚烧标准近日已在环保部环节通过,参与制定标准的专家认为这是一部与欧盟标准差不多严格的标准。
但仅改标准还不够。杭州的垃圾焚烧厂,其实实施的标准严于国标,近似欧标,但仍发生了“邻避运动”。显然,中国的垃圾焚烧处理厂立项、选址、环评必须要真正严格起来,透明、亲民。
现有运行的垃圾焚烧处理厂要为后来者作好示范,要敢于引入第三方和公众来监督污染物数据,数据公开必须及时、真实。
政府环保部门要重视公众关于现有厂子的一切投诉并妥善处理。当然,法律救济渠道应随时为受损者开放。法官要独立办案,敢于让一些真正受损者赢下官司,让不法污染者付出应有代价。
最后,奉劝各地政府不要再以垃圾焚烧“无污染”为说词说服民众。承认污染,正视污染,给附近民众以“邻避回馈”“邻避补偿”,让附近民众的收益大于危害,才是正确方式。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