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凯迪电力公布了11月份生物质发电量,以1.59亿千瓦时的数据再次突破发电量记录。作为国内首家以生物质发电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凯迪电力(行情 专区)的发电业绩一直被外界关注。自7月份以来,凯迪电力发电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8月份月累计生物质发电量首次破亿。自此之后,连续4个月月发电量均在亿度之上,本月发电量也继续创造了记录。发电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向投资者传达了良好的讯息,但如何保持这一趋势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生物质发电厂投产运营,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进入调试,山东五莲生物质电厂丰禾电厂并网发电,宁波首个生物质发电站明年并网发电。全国各地生物质发电业务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生物质发电已经成为发电行业中的后起之秀。但无论是从产业规模、技术设计还是商业模式上,上市公司凯迪电力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公司目前生物质发电量的业绩增长一方面得益于燃料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凯迪电力的生物质电厂绝大部分采用第二代生物质发电技术,二代生物质电厂技术积极推动了生物质发电业绩拐点的出现。
破解“原料诅咒”获大机会
我国生物质能源丰富,可开发潜力巨大。但是长久以来,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在原材料(行情 专区)收购、规模化运用、技术更新等方面一直存在瓶颈,这一障碍被业内称为:大机会前的“原料诅咒”。
凯迪电力作为国内生物质电厂发展的引领者,也曾经历因燃料问题而带来的发展瓶颈。凯迪电力开始积极探索,最终通过创新和努力打破瓶颈,将生物质电厂的发展转向正轨。
2012年上半年,凯电力发现收购的原材料质量出现问题,有不法中间商在原料中加水、加沙、加泥巴石块,造成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一些中间商损害农民利益,有的甚至卷走农民原料款、欺骗农民,大大挫伤了农民送原料的积极性,最终出现了电厂发电没有原料而农民继续在田地里焚烧秸秆的尴尬局面。
2012年7-10月,凯迪电力顶住外界质疑压力,主动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建立起新的“大客户”加“村级收购点”模式,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保障农民权益,提升农民送原料的积极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减少了原材料参假现象的发生。同时,根据公司生物质电厂分布较为广泛,各地的资源禀赋和政策环境有较大的差别的问题,公司鼓励各个电厂进行探索,因地制宜,最大可能利用当地特色生物质原材料,有效保障电厂的正常运行。
记者在松滋电厂看到料场都堆满燃料,运送燃料的车辆在电厂门口排了很长的队伍,公司目前的燃料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同时因为燃料收购商业模式的成功,燃料的成本也有所下降,提升了生物质发电业务的盈利空间。因为各电厂的地域分布不同,各电厂的燃料收购品种也有所差异,所以燃料的成本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因为收购模式的优化而有所下降。
燃料问题的解决为凯迪电力生物质发电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之后的业绩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依据。
“二代技术”推动业绩拐点
凯迪电力生物质发电业务稳定增长的关键性原因在于,凯迪电力目前大部分的生物质电厂采用的是第二代生物质电厂技术。凯迪电力正式运行生物质电厂6家,试运行电厂6家,在建电厂6家。在并网发电的12家电(行情 专区)厂中,有10家为第二生物质电厂技术。第二代生物质电厂无论在单耗还是盈利能力上都比一代生物电厂要提升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质发电属于政府鼓励的产业,产品的定价更高,同时还享有纳税方面的政策优惠。国家给予生物质电厂的上网统一电价是0.75元,远高于各地的标杆电价,而且会长期保持下去,这使得生物质电厂有了实现盈利的基础。”
第二代生物质电厂采用的是高温超高压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而一代生物质电厂则采用的是中温次高压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二代生物质电厂运行效率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燃料利用率也更高,同时也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生物质发电技术。
记者在公司今年半年报中观察到,凯迪电力特别区分出了第一代技术生物质发电和第二代技术生物质发电的经营效益,而第二代生物质电厂的毛利率比第一代要高很多。
第二代生物质电厂技术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因此虽然目前生物质发电产业在全国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但凯迪电力的生物质发电业务也具有绝对性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生物质发电也享有CDM的相关政策优惠。生物质电厂运行日趋稳定,效益逐步显现。随着影响凯迪电力生物质发电发展的原料收购问题得到破解,生物质能源产业成功实现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凭借较为明显的技术优势、运营优势和规模优势,电厂生产运营体系正不断完善,未来长期发展前景远大。
生物质制油开启“种植能源”新时代
2013年7月21日下午,习总书记来到阳光凯迪非粮生物质燃油技术创新成果展台,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陈义龙先生亲自接待并讲解。总书记听了陈义龙的汇报后很高兴地说:“你们这是一项重大创新!”
非粮生物质燃油技术是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设在阳光凯迪的“生物质热化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该项成果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支撑。2013年1月21日,全球首条万吨级非粮生物质燃油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一自主创新技术领先欧美发达国家约10年时间。
生物质制油是使用秸秆、废木等原料,通过气化合成,最终产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产品。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产出的油品可以直接利用在汽车(行情 专区)、飞机上。
凯迪电力目前在生物质制油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划,通过大股东向凯迪电力技术授权的方式开展生物质制油项目,生物质制油在公司长期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1月28日凯迪电力公告,公司子公司北海凯迪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获得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该项目拟新建年产60万吨生物质合成油成产线,以及灰渣利用生物质肥料生产线和相关配套设施,总投资95.25亿元。这意味着凯迪电力在生物质制油项目上抢占了产业先机。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