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王琪在“2013(第七届)固废战略论坛”上发言认为,目前我国危废市场不是很大,但是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将来将来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标准和危险废物的处理标准都会提高。他建议根据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制定不同的危险废物填埋标准。
危险废物填埋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在2011年的时候是3400多万吨,2012年危废产生量是3465.2万吨。从统计数据来看,综合利用率比较高,处置量每年将近700万吨。2011年从事危险废物填埋企业的数量是53个。危险废物市场不是很大,但是技术水平要求很高。
危险废物填埋技术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填埋场的选址问题。水文地质的复杂性对于山谷型填埋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山谷型填埋场比平原型填埋场施工难度大,出现破损与漏洞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很多选址没有考虑长期的环境风险和极端灾害的影响。危险废物填埋场是长久存在的,危险无机物的沉淀会产生长期的危险。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个是填埋场选址过程过于简单、仓促;可能也有长官意志;更主要原因是投资体制问题。此外,我们对危险废物填埋技术理解成低价的“最终处置”技术,不考虑危险填埋场本身的特性,把它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技术混为一谈。
规划设计施工中主要的问题是没有体现危险废物填埋技术的自身特点。其次是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原因是缺乏对危险废物填埋场自身特性的有效理解;技术基础与经验积累的缺乏,另外,缺乏有效、科学、合理的技术评价体系,包括工程效能评价、工程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目前我国填埋场运行普遍没有分区操作,普遍没有封场后长期维护运行计划,普遍没有寿命期(安全期)后治理计划,缺乏合理有效的事故应急计划。
危险废物填埋技术发展趋势
第一是危险废物填埋技术功能与目的的转变。填埋场的主要功能是长期环境安全性的贮存,并不是永久处置。另外一个趋势是跨区域,我国都是区域内的处置,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有很多是运到其他国家填埋的。
最后给危险废弃物处理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建议开展科学研究,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填埋效能评价、工程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等技术体系;第二,鼓励跨区域专业化处理处置与再生利用;第三,建议根据我国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制定不同的填埋标准;第四,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技术政策,鼓励危险废物的再生利用和生态还原。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