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的青岛顺安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安热电),是辖区95%以上居民和180家企事业单位的供热主力。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建成了国内首例燃煤电厂烟气余热利用与超净排放协同标杆项目,累计回收烟气余热204.82万吉焦,减排二氧化碳22.41万吨,成为热电行业的“能效领跑者”。
绿色技术的应用促进能效的提升,减排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2024年,顺安热电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上完成入市以来的首单挂牌交易,成功卖出4.6万吨结余碳配额,成交额达470万元。这笔交易,正是碳交易机制下青岛市企业“点碳成金”的生动案例,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中迈出坚实步伐。
“碳交易不仅是推动企业减排的政策工具,更是助力企业融资增信的全新动力。”青岛市生态环境局总量处处长刘赞表示,自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以来,青岛市先后有25家企业进入全国碳市场,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累计交易69家次,交易碳配额超过170万吨,交易金额1.25亿元。其中,企业累计卖出碳配额91.8万吨,为企业增加收入7900余万元。
除了企业的积极参与,金融机构也在碳交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在全市率先推出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帮助企业挖掘碳资产的全新“富矿”。“十四五”以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已先后为12家碳市场企业提供碳配额质押融资,累计质押碳配额320余万吨,发放3.5亿元资金,助力企业节能降碳。通过这一创新业务,企业可以将碳配额作为抵质押物,增加向银行申请融资的筹码,进一步拓宽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渠道。
从企业“点碳成金”到金融机构“碳金融”创新,青岛市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5年,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将继续推进落实全国碳市场建设任务,以更高标准提供更优质服务,顺利完成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扩围任务,实现碳交易的企业数量、交易规模“双提升”。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