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腐败“病灶”暗藏何处
通过对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典型环保腐败案件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发现环保领域的腐败现象集中发生在监督、执法环节。具体而言,环保腐败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环节: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审批及验收环节。随着环境保护力度日益加大,建设项目审批前置,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验收等环节存在的权力寻租现象逐渐凸显。以环评审批为例,一些地方存在“先上车,后补票”的违法现象,甚至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明显不合理的项目也能通过审批,乱象丛生。经查,在2007年查处的浙江杭州环保系统腐败案中,该市环保系统普遍存在利用环评项目审批权,以20%至40%不等的比例收取环评管理费的行为,产生环评机构和审批单位“携手腐败”现象。
排污监管环节,包括排污许可证管理、排污费征收、排污费政策性补助管理等。有些业主为取得排污权,贿赂管理人员违反规定发放排污许可证。执法收费人员通过人情收费、协商收费等形式违规收取排污费,实现费钱交易、权钱交易。以2008年贵州省清镇市环保局原局长杨贵斌滥用职权案为例,杨贵斌在任职期间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与当地多家企业协商收取排污费,少征收4574万余元。
环保行政执法和处罚环节。少数执法人员为谋取私利,充当违法排污企业的保护伞,进而导致环保部门出现行政执法不规范、行政处罚避重就轻等情况,极大地影响了环境行政执法效能。“执法成本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这‘两高一低’是制约环境行政执行力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秦希燕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一些地方官员把这个‘加减法’算得很精,当违法行政所获得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远大于其所付出的违法成本时,他们就会以身试法。”
此外,有些执法人员以赢利为目的介入环保治理工程,坑害企业;还有些环保部门挪用污染治理资金,私设小金库。
权力寻租是环保腐败“污染源”
环保腐败易发多发的现状是长期以来环保部门的监督、执法权力分配不合理,内部管理混乱以及对环保部门的工作监督缺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结底,权力寻租滋生环保腐败。
环保部门的权力分配不合理是环保腐败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环保部门因此被赋予了大量行政许可和审批权力,同时也成为某些企业不惜代价重点公关的“香饽饽”,廉政风险随之增高。
有些地区的环保部门存在资金不足、人员严重超编等问题,需要通过对企业罚款来维持运行和提供供养。例如,河南省某县环保局长曾向媒体披露,“县环保局目前有157人,其中行政编制11人,财政全供事业编制24人,剩下的133人均为自收自支人员。他们吃什么?只能吃排污费。”这种滋生群体腐败的乱象绝非个案,某些地区的环保部门甚至已经成为环境污染“合法化”的代言人。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监督缺位使环保腐败不断蔓延。环保部门常常既是规则制定者,也是建设项目实施前的环评者,还是环保政策法规落实执行的监督者及执法者,如果不能有效完善内部监督、及时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就必然会给环保腐败提供温床。
环保部门亟须“清污保洁”
遏制环保腐败刻不容缓,必须有效防止权力寻租,从源头上清除导致环保腐败的“污染源”。
加强环保制度建设,形成权力制衡机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因素对权力运行的不当干预。环保部门还应当优化职能分工,适度分解权力,形成部门之间、人员之间交互制约的权力制衡机制。
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要加大对环保行政审批、环境执法、排污许可及排污费征收等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的监管力度,建立全面的权力监控网络,保证权力运行的公正、公平。要向社会公布环保系统的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内容,让群众做监督者、评判者。
完善倒查问责机制,对腐败保持高压震慑。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定期查找行政权力运行环节中的廉政风险,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开展行政权力运行绩效考核,发现问题后要严格倒查问责,本着“查处一案、管住一线、教育一片”的原则,斩断环保腐败的“病根”。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