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8年之久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终于有了结果。《经济参考报》记者17日从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获悉,目前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林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0%。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0.4%。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目前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和“七五”时期进行对比,我国表层土壤中无机污染物含量增加比较显著,其中镉的含量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增幅超过50%,在华北、东北和西部地区增加10%至40%。
令人担忧的是,西南、东北地区同时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土壤污染也已经引发其产区的粮食重金属超标。另一方面,土壤污染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土壤中的一些污染物容易淋溶或随渗水进入地下水,日积月累造成浅层地下水水质变差,最终导致污染。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
环保部负责人透露,本次土壤调查属于初步调查,在此基础上,环境保护部下一步将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组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进一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目前已初步形成总体实施方案。
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仍然是造成土壤污染的“祸首”。本次调查中的690家重污染企业用地及周边的5846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36.3%,主要涉及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皮革制品、造纸、石油煤炭、化工医药、化纤橡塑、矿物制品、金属制品、电力等行业。
实际上,因为缺乏环保意识和有效的环境监管措施,粗放型工业排放出的废气、废水废渣对土壤的污染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仅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耕地就有2000万公顷,即使采用成本较低的植物修复法,其修复资金也将达到6万亿元。
多位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另一方面,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很难恢复。
上述环保部负责人表示,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一些长期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土壤污染将危害人居环境安全。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还可能通过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多种方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场地未经治理直接开发建设,会给有关人群造成长期的危害。此外,土壤污染可能发生转化和迁移,继而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其他环境介质,将来还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为此,根据国务院部署,环境保护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时有关部门也在加快推进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进程。另外,国家将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示范,逐步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