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大垃圾焚烧厂座谈会“流产”

作者: 黎秋玲来源:南方都市报2014-04-11 10:31

规划为广州最大的垃圾焚烧厂选址萝岗福山。昨日,以该垃圾焚烧厂为主的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开始第二次环评公示,征求公众意见。三天前,萝岗区政府邀请专家与持反对意见的市民座谈,但最终未能如期举行,民众在网上向该专家“隔空喊话”。根据国家《环评法》规定,项目在二次环评公示期间需征求民意,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也就是说,十天内市民还可以提意见。

园区周边存在环境敏感点

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又称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选址萝岗福山村西侧。环评公示资料介绍,园区环境不错,将建景观亭、花廊架、休闲平台广场、园路、球场、水体,还有1600米的景观水体驳岸。同时,规划广河高速福山出口设计专用道路,车辆直接进入场区。

环评单位调查显示,产业园区周边存在不少环境敏感点。西南侧约1.5公里是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周边农村区域也存在面源污染。环评单位监测目前环境现状发现,部分测点的氨、硫化氢和臭气浓度指标出现超标。其中,臭气浓度指标超标涉及范围相对较大。

环评称焚烧可解决“恶臭”

产业园建成后,会不会影响周边区域现有空气环境?此前,不少距离兴丰垃圾填埋场直线距离10公里之外的市民到环保部门投诉说“闻到恶臭”,环保部门回应与垃圾填埋场有关。

环评报告认为,产业园的运行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填埋厂带来的恶臭扰民问题,对削减区域环境空气中恶臭污染物含量起到积极作用。该产业园建成后,兴丰填埋场原生垃圾填埋量会大幅减少,填埋对象变成处理后的“惰性垃圾”,几乎不会产生恶臭。产业园内焚烧和生化处理产生的恶臭可以收集处理,“恶臭的无组织逸散量极小”。

“焚烧厂将产生少量烟气”

环评报告称,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填埋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还包括少量的氨、硫化氢、甲硫醇等恶臭气体。良好填埋气收集系统对填埋气的收集率一般只有70%,即便在封场后仍会持续较长时间散发填埋气体,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持久。若采用焚烧处理垃圾,排放主要大气污染源为焚烧烟气,一般含有1%左右的有害污染物,包括颗粒物、酸性污染物、重金属和二噁英类等。经过处理,烟气中绝大部分的烟气污染物可去除,达标排放状况下烟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设计正常工况下,烟气污染物在各居民敏感点的最大增值浓度均低于10%,对各敏感点的影响较小,恶臭也不会超标。

环评单位表示,各类烟气污染物对周边敏感点可能产生的最大小时浓度增值均较正常工况时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HCl指标在帽峰山森林公园可能会出现轻度超标现象。若发生少量高浓度废水渗漏风险事故,1年内污染物COD、NH3-N最大超标影响运移距离分别小于450米、500米。因此,若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防渗应急措施,少量废水渗漏发生对区域地下水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小。

附近两个村庄将整体搬迁

根据环评法规要求,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得有长期居住的人群或学校、医院等敏感点。但该产业园的环境防护距离内现有福山村35户居民、福山村委办公楼。环评报告要求对上述居民实施环保搬迁。

萝岗区政府已规划对福山村、福洞村的居民实施整体搬迁,搬迁安置区规划在镇龙村,原福山、福洞村仅保留少量村民留用地,村民全部搬至安置区居住。位于环境防护距离内的居民环保搬迁费用,将由项目筹建单位与萝岗区政府协调解决,由萝岗区政府落实。

环评报告附图显示,福山、福洞村庄建设用地共49 .04公顷。其中,安置区32 .75公顷、留用地16.29公顷。

环评报告公示的环境敏感点

环评单位调查称,“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边界外300米处即帽峰山森林公园,焚烧厂烟囱离公园只有1200米;570米外是白云区兴丰村,萝岗区福山村部分住房位于园区内,萝岗区福洞村在1570米外,金坑水库管理区在1710米外,广州市景宜颐养院在1550米外。”

(注:“环境敏感点”资料摘自《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大气评价范围及主要环保目标分布示意图”。)

广州处理能力最大的焚烧厂

萝岗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969.5亩,包括建设资源热力电厂(俗称垃圾焚烧厂)、生物质综合处理厂、污泥处理厂等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污水处理厂、炉渣综合利用厂、管理中心和环保教育基地等,总建设周期约5年,总投资约67.3亿元。产业园将处理广州中心城区(包括越秀、荔湾、海珠、天河、黄埔、萝岗等区)的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餐饮垃圾、粪便、禽畜尸体等。园区核心部分是资源热力电厂,即垃圾焚烧厂,占地126.5亩,每天能处理生活垃圾4000吨,建成后将成广州处理能力最大的焚烧厂。另一个核心部分是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占地150.2亩,全部建成后,每天能处理600吨的餐厨垃圾、1600吨的厨余垃圾以及100吨的禽畜尸体、1000吨的粪便粪渣。园内污泥处理厂每天可处理市政污泥250吨,污水处理厂负责园区的废水处理,炉渣综合利用厂每天可处理园区废渣及城市建筑废物900吨。

焦点问题

如何控制二噁英?实时监测烟气排放

环评报告称,萝岗垃圾焚烧厂“烟气设计排放浓度全面优于国家现行标准,基本与欧盟2000标准接轨”,计划采用“炉内脱硝SN CR系统+半干式脱酸反应塔+活性炭喷射、干式脱酸剂喷射+布袋除尘器”的组合烟气净化工艺,并将对烟气排放进行在线监测,发现烟气排放异常并出现超标时采取停炉检修措施。

如何避免恶臭?杜绝撒漏密封处理

环评报告要求,加强垃圾车的管理,杜绝运输中出现撒漏现象,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对运输道路和车辆进行定期冲洗。此外,场区中存放大量垃圾也是恶臭外溢的源头之一。环评单位建议处理设施应采取密封负压设计,对收集的臭气处理达标后排放。还要定时喷洒除臭剂。

固废如何解决?飞灰固化后专区填埋

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飞灰是公认的危险废物,环评报告要求,在固化车间实施稳定化处理后送兴丰填埋场专区填埋。生化处理后产生的沼渣,经脱水处理后,如有热能利用价值,送进萝岗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如无热能利用价值送至填埋场。焚烧厂内产生的炉渣,由炉渣综合利用厂制砖。

落空

8日19:30,广州萝岗区副区长严志明邀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海云就该项目问题与市民座谈。龙光、新里程、万科城、保力林语山庄等楼盘的业主代表,邀请赵章元(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毛达(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乐家林(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高级工程师)等专家一同前往座谈。但直到当晚11时许,座谈会未能如期举行。三位专家没能与徐海云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严志明与业主代表握手,声称今后会在合适时间另行安排。

在此之前,新浪网友“东广州反垃圾”在新浪微博上发布座谈会预告时,“广州城管委”的官微还进行回复:“这个我帮您转去”,“我们一直在努力,放心,一定会解决好的”,并附带几个笑脸符号“卖萌”。该做法也受到市民赞赏与欢迎。但是,4月9日,徐海云在博客上发表文章《垃圾矛盾的根源大多来自北京》,并在新浪微博上进行推送。此举受到市民、网友质疑:垃圾焚烧的技术争论怎么会有地域之分?

据了解,与之前反对当地建垃圾焚烧厂的情况不同,此次表达反对意见的市民一部分在地图上距离项目的直线距离长达8公里、最远的甚至超过10公里。有居民表示,垃圾焚烧厂项目离兴丰垃圾填埋场约1.5公里,他家距离项目8公里多,上班离项目10公里多,但经常闻到兴丰填埋场的臭味。她担心垃圾焚烧厂建成后,包括二噁英在内的污染物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对于区政府组织的专家座谈会“不欢而散”,有市民理解为“相当不自信”,“政府自己都不自信,怎么能让我们相信呢?”
 

专家观点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