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3时许,深圳市南山区星海名城6期,居民们成群结队,把家里的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拿到广场上。在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的专业公司华力成,将居民拿来的垃圾一一过磅计量,换算成积分,累积到一定量,就可兑换成5元面值的购物券、香皂、卫生纸等生活用品。记者了解到,在这个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达90%以上。但在全市527个垃圾分类试点中,如星海名城6期这种情况仍属少数。
厨余垃圾处理困难重重,居民参与率不高,可回收垃圾收运处理市场机制还比较混乱,有害垃圾收运处理还没有明晰的产业政策——这就是我市500多个垃圾分类试点推行近一年半后仍然面临的问题。垃圾分类专家、中国垃圾资源化产业协会常务理事王政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体制性障碍比如多头管理、协调困难等,是垃圾分类进展困难的重要原因。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分类中心)表示,将努力营造部门间无缝对接管道,同时在未来采取计量收费模式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来自民革的市政协委员李毅则呼吁深圳通过立法推动垃圾分类。
政策不明确:
有害垃圾怎么分谁来收
“围绕500多个试点,全市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比如试行了多种减量分类方式,建立了厨余垃圾专门收运系统,建设了一批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制定了一批配套文件和政策。”分类中心负责人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厨余垃圾处理困难依旧;居民参与率不高,甚至楼层撤桶都遭遇不少居民抵制;一些机关单位“低碳办公,绿色就餐”流于形式,继续大量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用具,内部饭堂剩菜剩饭多,浪费严重,没有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产生量和处理能力两个数据差距很大。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处理也存在很大问题。”该负责人告诉晶报记者,可回收物分类回收缺乏规范化管理,散乱无序,造成大量应当和可以回收的再生资源白白流失,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有害垃圾分类回收的主要问题是,将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分出来后,如何集中回收、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尚不明确。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六条的规定,“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矿物油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像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镍镉电池和氧化汞电池以及电子类危险废物等,可以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但“将前款所列废弃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类收集后,其运输、贮存、利用或者处置,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那么,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有害垃圾究竟分不分?怎么分?从家庭生活垃圾中分出来的有害垃圾,谁来收运处理?如何监管?至今政策都不明确。
体制性障碍:
多头管理协调难
“这就是典型的多头管理带来的麻烦,就是阻碍垃圾分类顺利推进的体制性障碍和行政壁垒。”垃圾分类专家王政说,从国家层面看,与垃圾分类相关的部委多达16个,拿深圳市来看,可回收垃圾归经贸信息委管,有害的废弃物归人居委管,难免协调困难,导致办事效率低下,甚至无法进行。“垃圾分类其实是城市综合管理方面的深化改革,市政府应该正视这些体制性障碍,拿出改革的勇气理顺体制。”
王政认为,正因为这些体制性障碍,才导致全国垃圾分类自上而下存在一种概念性错误,就是在垃圾分类实践中,人为把可回收垃圾与垃圾分类割裂开来,使垃圾分类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无法持续。“举个例子说,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成本较高,企业即便有较好的技术设备,生产出了可以产生市场效益的产品,可能仍不足以实现赢利。这时,加上政府的补贴,再加上区域内可回收垃圾产生的价值,企业就可能扭亏为赢,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方面台北、旧金山都有成功范例。”王政说,问题是从2000年全国第一次启动垃圾分类8个试点城市到近几年启动第二轮垃圾分类试点,从北京上海到广州深圳,有哪个城市是把垃圾分类当作一个整体和系统工程来运作,把可回收垃圾资源当成垃圾分类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就拿深圳来说,城管局主管垃圾分类,却管不了可回收垃圾,无法将其纳入整个垃圾分类产业链条之内,无法通过资源配置,用其产生的价值反哺厨余垃圾处理。不解决这个问题,城管局本事再大也搞不好垃圾分类!”
在盐田区、坪山新区及大鹏新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的瑞赛尔董事长孙江久表示,10多年来,全国垃圾分类之所以总是雷声大雨点小,难见成效,就是因为自上而下处在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没把垃圾分类看成一个系统工程。“深圳垃圾分类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理顺体制,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何不尝试把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都交给城管局去管,以减少多头管理带来的问题呢?”
分类中心:
建立部门间无缝对接平台
记者在星海名城6期采访时,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二:一是希望政府编发垃圾分类手册,要教会大家怎么分类;二是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类型太多,大家搞不清楚,希望政府尽快出台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目录,让居民可以“照方抓药”。
分类中心负责人表示,垃圾分类是个城市综合管理问题,因而注定需要众多部门参与,齐抓共管。下一步分类中心将通过主管部门协调建立与其他部门的无缝对接管道和平台,明确分工及责任。来自民革的市政协委员李毅认为,这个对接平台应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平台:一是部门间信息透明;二是对接的界面在哪里,比如城管与人居委对接有害垃圾问题,责任要明确,要有监管处罚机制,谁没做好自己的事要负责任。同时李毅也呼吁深圳利用特区立法权,尽快为垃圾减量分类立法,使城市垃圾减量分类走上法治道路。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