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从点位监测看,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达到16.1%,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耕地点位超标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高达19.4%。此外,重金属镉污染加重,全国土地镉含量增幅最多超过50%。(4月18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土壤污染造成“癌症村”的新闻已经不时见诸媒体,加剧了公众的焦虑。如,去年2月底,“湖南毒大米流入广东”的新闻爆出后,舆论穷追不舍,根源就是土壤污染。
200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土资源部就曾做过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但污染数据一直没有公开。到底整体状况如何,身边是否有污染现象,公众一直期待调查结果公布。这份结果后来一直以“国家秘密”的名义讳莫如深。去年2月,有律师请求环保部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对方拒绝的理由还是如此。
如今,结果终于示人,数据令人震惊。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水污染那么直观,但危害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曾到访过广东韶关一个村庄,18年间有250多人死于癌症,被央视称为“死亡村庄”。不远处,是一大型矿产区,连年开采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继而传导到至水和粮食。
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透露,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的治理已刻不容缓。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始热播,醇香四溢的食材流光溢彩,传达着人们对丰饶大地的敬畏,但如果任土壤污染继续,舌尖上的美味将令人焦虑。
土壤污染调查难,治理更难。笔者到访过的那个村庄,也进行过多种土壤修复实验,但科研人员喟叹:实验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一小地块尚且如此,遑论全国这么大面积。近邻日本上世纪修复土壤污染也是花了巨大的成本和代价。
今年2月,环保部表示,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编制《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其中包括划定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区域,投入治理资金的数量,治理的具体措施等多项内容。环保部官员预测,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至少需要上万亿、几十万亿的投入才行。
比起这些治理措施,防范污染更为重要。土壤污染防治需要一部专门的法律,现在关于土壤保护的立法散见于其它相关环境立法,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形成合力。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立法需要跑步前进。
制定法律同时,司法问责也应得到足够重视。作为新的环境问题,地方官员对土壤污染的态度非常忌讳,对土地污染问责的讨论几乎没有。其实,环境污染的司法问责向来不力,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后,有媒体盘点了近10年的47起水污染事件,其中涉及刑事犯罪及被判刑的有6起,最高刑期为5年,其他多数为行政处分。
法律制度虽完备,但多数事件不能进入司法渠道,多地的环保专门法庭门可罗雀,不得不令人深思。因此,向土壤污染宣战,不要忘了法律武器,必须从已有的环境污染事件处理中吸取教训。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