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
在外界的猜测与质疑中,期待8年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终于有了结果。即使数据如此严重,依然没获得人们信服。公众的质疑可能是出于习惯性不信任,但是专家“数据可能还有点低估”的论断则应出自专业判断。无论如何,从“国家秘密”到直面污染状况,都是一种进步。
其实对是否“低估”的问题,没必要揪着不放。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部分地区土壤环境污染严重,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局面,之前出现的重金属超标和镉大米事件,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已有“最严大气治理”在前,现在如何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同样需要鲜明的态度和“最严措施”。
2013年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指标。食品安全不仅是民生工程,还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土壤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随着调查结果的出台,接下来还需要有关部门对如何治理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正面回应。
目前,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及对污染治理不力都在加剧污染。
土壤治理需要一场止血行动,才能避免伤口的进一步恶化。除了厘清治什么之外,更要搞清怎么治。在这场土壤治理的战争中,态度和手段的刚性度是关键。唯有通过扎实的治理,让土壤污染的状况得到扭转,人们不再生活在恐惧中,官方数据和公众需要才能对接,“低估”与否才不会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焦虑。
周宏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绿色转...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抓住重点领...
杜祥琬院士:可再生能源将成照亮未来的绿... “可再生能源从‘微不足道’,到如今的‘举足轻重’,相信未来将‘担当大任’。”近日,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中国工...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