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言华在荆楚网撰文指出,企业违法排污的罚款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这种“保护性罚款”,不仅起不到警示和惩戒的作用,相反还会纵容乃至变相鼓励企业非法排污,环保部门应该完善相关法规,让违法排污的行为得到遏制,让污染环境的企业得到应有惩戒。
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收益,一些不良企业就争着去“违法”。所以表面看上去,似乎是罚款不断,执法密度越来越大,但实际上却是排污不止、违法不停,环境执法和治理难以走出越罚污染越重的怪圈。
面对肉眼都能判断的污染,一些地方官员却百般遮掩,以荒唐的解释来忽悠群众,折射出的是地方保护主义和“官本位”在作梗。
周宏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绿色转...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抓住重点领...
杜祥琬院士:可再生能源将成照亮未来的绿... “可再生能源从‘微不足道’,到如今的‘举足轻重’,相信未来将‘担当大任’。”近日,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中国工...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