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环境治理备受重视,尤其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强烈呼吁,将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重心向农村转移。
农村环境治理每个领域都有企业尝试商业化,但大多失败了。至今只有农村污水处理的商业化程度最高,且只在最近一两年才热起来。
“农村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阶段。工程承包建设是挣钱的,市场由此形成了。但后期运行成本从哪里来?这是个头疼的问题。农村不可能向农民收费。”
环保部、国土资源部都已描绘了诱人的市场蛋糕。仅就耕地修复而言,国土资源部于2013年底称,全国有5000万亩耕地中重度污染,国家每年将拿出几百亿元,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严重超采综合治理。蛋糕大而美,但要分食则不易。资金链不成熟是限制农村污染商业化治理的关键因素。
面对前景广阔的耕地修复行业,国内还仅处在研究阶段,研究中的修复方法有植物修复和重金属钝化,而土壤修复企业基本没有开展相关工作。
农地修复目前很难形成产业链。因为全国耕地修复需投入10万亿元以上。如果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只靠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而引导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还没有见到雏形。“谁污染谁治理”尚未建立,“谁投资谁受益”显然在耕地修复上难以推行,一亩耕地一年的经济收入通常不会超过1000元。
周宏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绿色转...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抓住重点领...
杜祥琬院士:可再生能源将成照亮未来的绿... “可再生能源从‘微不足道’,到如今的‘举足轻重’,相信未来将‘担当大任’。”近日,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中国工...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