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的“三堆一炉”方案的拨款正在立法会里审议,我看不出议员们有什么充足的理由站出来反对。
过去,今日,都有人站出来反对“三堆一炉”。反对的理由分为两种:一种理由是住在“三堆一炉”附近的居民及代表他们的区议员、立法会议员反对在本区兴建;另一种理由是一些环保分子提出的应该先做好源头减废才搞堆填区、焚化炉。
建新焚化炉应更加环保
住在“三堆一炉”附近的居民实际上很清楚地知道“三堆一炉”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反对的唯一理由是最好不要在我家附近建。“三堆一炉”的选址在将军澳南区的最多,因此当地居民的反对的声音最强。不过,将军澳南区是新市镇,每一名搬到将军澳南区的居民实际上都知道他们的家附近有一个堆填区。楼价、租金也反映了这个现实,人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反对扩建堆填区与兴建焚化炉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最最重要的是政府是不是可以更努力地将堆填区、焚化炉的可令人讨厌的因素尽量减低?比方说垃圾车的设计能不能改善?尽可能减少臭味传出?污水流出?兴建的新焚化炉在设计上可以不可以达到更高的环保要求?就算得多付点钱应该也是值得的,科技的进步已经使到新一代的焚化炉更环保,而且有发电的功能,所发的电可以不可以以优惠价回馈建焚化炉的居民?当然,配电网络是掌握在电力公司手上,任何优惠也必须与电力公司商讨。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长远来说,焚化炉是首选,先通过焚化炉把垃圾化成灰烬,再把灰烬置于堆填区,灰烬是无臭味的,因此,政府在申请“三堆一炉”拨款的同时,应该更进一步研究更长远的垃圾处理方法,如果将来打算以焚化炉为主,堆填区只用来处理焚化之后的灰烬,那么,就应该在海上兴建新堆填区。一个人工岛式的新堆填区,当然,也可以考虑在全香港的东南西北处各建一个焚化炉,以缩短把垃圾送到焚化炉的距离。
一些环保分子经常说政府一定得先做好源头减废的工作,然后才是兴建焚化炉,扩建堆填区。他们认为,一旦政府建好新的焚化炉,扩建了堆填区,就再也没有急切的必要做好源头减废,而源头减废才是环保的最理想方法。
加快推行源头减废计划
但是,源头减废一定涉及收费与教育两事,香港推广环保教育多年,不可谓不努力,但是,香港人口稠密,工资昂贵,寸土尺金,单靠教育不易生效,废物分类必须有足够的地方放置不同的垃圾桶,寸土尺金的家居何来地方?大厦公共垃圾房何来地方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再造厨馀?单靠教育,不徵收垃圾处理费也是不容易减少垃圾的,但是推行垃圾收费的技术问题不简单,一些成功的城市其人口没有香港如此集中于这么小的土地上,这么多的高楼,公共垃圾房,而且,一谈起收费,一定也有人反对,特别是穷人及想争取穷人选票的政治人物,向穷人发出优惠、津贴?结果引来的争论更多,发多少津贴?如何提供优惠,穷人免收垃圾处理费?如果穷人免收垃圾处理费,则穷人就会製造更多垃圾,源头减废一定是理想的好事,但是如何执行则要用许多时间去研究、试验,之后还得谘询、说服、解释、立法,等到所有的有关源头减废工作成功地正式推行之前,香港早已垃圾围城了。
我相信环保分子不可能不知道,他们不停的说一定得先做到源头减废才扩建堆填区,建焚化炉实际上是自欺欺人,他们唯一真正担心的是政府没有任何兴趣搞更复杂、阻力可能更大的源头减废计划,而是不断地扩建堆填区,不断地建焚化炉。因此,我认为废物处理的确需要多管齐下,在政府向立法会寻求拨款兴建焚化炉、扩建堆填区的同时,加快推行源头减废的计划。
世界上任何城市,不论源头减废做得如何成功,焚化炉依然是必须的,堆填区也是需要的,不过,成功的应用焚化炉之后,垃圾变成灰烬,体积缩小九成,堆填区的使用年期就更长。
作者为资深评论员、博士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