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一句宣传口号被编排成段子,正好讽刺了垃圾分类本身不尴不尬的现实。经过十四年的“试点”,目前市民扔垃圾大致分为三种情况:直接无视垃圾分类,想怎么扔就怎么扔;偶尔也愿意凑个热闹,但因不知道分类标准而放弃;也曾经积极进行分类,虽然并不专业,后来却被收集者的野蛮混装伤了心,不再继续。
有人责备民众素质低,陋习难改;有人指责环卫部门不作为,即使前端分类,也在后端“杂烩”;有人认为政府监管不力,才令垃圾分类十四年进展不大。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现象,那本质是什么?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前端分类,要占用民众的时间,后端分类,要抬高环卫单位的成本。没有奖惩,民众当然会选择简单的丢弃方式,没有监管,环卫当然会选择成本较低的处理方法。仅凭宣传、口号,以及一些形同虚设的文件和设施,指望依靠一种责任自觉来约束一系列人的行为,简直痴心妄想。说到底,看起来不起眼的垃圾分类其实是个精细活儿,由头至尾环环相扣,一环失守,全盘沦陷。而就垃圾分类这事恰能反映一个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在日本喝完一瓶水,要按照瓶盖、瓶身、包装纸分别丢弃,在韩国吃完一碗泡面,也要按照筷子、纸盖、碗身、面渣分别丢弃,在其政府有效地精细化管理之下,垃圾分类已然形成了文化自觉。记得《围城》中赵辛楣说过,“不知怎么,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大概就是因为我们总在模仿人家的形式,而不虚心学习人家的本质。
周宏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绿色转...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要抓住重点领...
杜祥琬院士:可再生能源将成照亮未来的绿... “可再生能源从‘微不足道’,到如今的‘举足轻重’,相信未来将‘担当大任’。”近日,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中国工...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