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媒体报道影响,公众对于发泡餐具安全性的关注持续升温。为此,4月8日,中国经济网特邀请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对发泡餐具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进行解读。原轻工业部科技司司长、中国塑料餐具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徐蓓蕾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公众不必担心白色污染会卷土重来,发泡餐具可以回收使用,制成的相框、井盖等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徐蓓蕾认为,“白色无染”一度是公众对发泡餐具产生反感的原因之一。她表示,以前用氟利昂作为发泡餐盒生产中的发泡剂,缺点是容易造成对臭氧层的破坏。“如今,企业已经用丁烷代替了氟利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就消除了”。徐蓓蕾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目前已有多个行业涉及发泡餐具的回收与利用。以发泡餐具为原料的相框、井盖以及公园里的椅子、桌子,都已问世,有的产品还出口到了德国。
她还表示,目前日本已有用发泡餐盒制成燃料棒进而代替柴油的技术,而我国企业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