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富增长的同时,中国大城市的垃圾也堆积如山。在上海浦东老港垃圾处理场,两个巨大吊车正在空中游动,把垃圾转移到焚烧炉。巨大的焚烧炉里填满了上海人的食品残渣、旧家具和旧衣物。这里每天焚烧3000吨垃圾,来自上海的六个区。但这还远远不够,就在几百米外,一块黑色篷布下藏着更多垃圾。扩大垃圾处理场已经成了一个紧迫任务。
不仅上海的垃圾越来越多。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也出现一座座垃圾山。垃圾,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环境问题,仅次于空气污染。
中国人越来越富有,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吃的喝的都在外面购买。一次性包装、日益严重的浪费已成为许多中国人生活的组成部分。由于该国几乎还未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很大一部分垃圾被低效处理,加剧了空气污染。
政府正不断新建垃圾处理场,到2015年全中国垃圾日处理量将达30万吨,德国企业赢得了其中许多业务。但由于时间紧,一些设备仓促上马,无法正常运转。
德国学者托马斯·多恩在有关中国垃圾管理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大城市居民每年人均产出的垃圾已达约480公斤,且仍在继续增长。目前,德国年人均垃圾约520公斤。德国一家垃圾处理设备企业的经理皮茨说:“过不了多久,中国人的垃圾会像德国人的那么多。”中国人喜欢照搬西方生活方式,但与德国人相比,中国家庭却没垃圾分类的习惯,一切都扔进同一个垃圾桶里。70%的中国家庭垃圾未经处理。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