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水,位居两川三岸,处上风上水,生态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014年,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依托建设山水生态宜居区的科学定位,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在守住生态底线和加快发展中做好“绿色文章”,把积极打造生态北区作为区域发展格局中最靓品牌和最强竞争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率先前行,延续和发扬北区山水交融的建设理念,让城区融入山水,努力建设“绿山护城,碧水穿城,生态秀美,宜业宜居”的新北区。
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林业。守住生态底线,打造“城市氧吧”。为确保创建全国森林城市工作顺利开展,让广大市民呼吸到新鲜清新的空气,该区今年完成“四边”绿化、“三北”五期防护林工程项目建设2100亩,栽植油松、青杨、云杉等苗木23万余株,全民义务植树20.1万株,新育苗圃150亩。朝阳小游园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已对市民开放。同时,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采伐区域更新补植、补种督促落实,严格执行“伐一补五”规定,林木采伐更新率达到100%。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近年来,西宁市城北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今年,城北区不断拓宽都市休闲思路,因地制宜,着重打造“城北区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有序发展,通过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园区创造商机,把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农业特色产业培育相结合,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业链,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赏果、体验农情农乐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品牌。截至6月份,全区旅游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接待国内游客30.23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8%。
大力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全区总动员,毫不懈怠治污染,全神贯注抓生态,山水生态宜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治当前与管长远相结合,大气污染整治动手早、行动快,通过向上争取和区级投入,配备清扫车、喷雾车、洒水车等设备22台,全面开展全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洒水、清扫保洁工作,通过加大洒水频次和清扫力度,提高道路保洁标准,有效控制道路二次扬尘污染。截至目前,出动各类环保车辆6500车次,洒水8万余吨。按照“五个100%”的要求,对辖区63个建筑工地104个项目部及13个拆迁工地进行跟踪检查,对不合格工地提出整改要求。建立渣土挖运规范管理机制,设立渣土车检查点3处,严查运输车辆扬尘污染。实施13家30.5蒸吨“煤改气”项目。对辖区33家堆煤场所加强巡查,取缔关闭23家。
大力建设生态宜居村镇。深入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细胞创建活动,经省绿色创建考评组核查评定,评定该区省级绿色社区2个,省级绿色学校5个,申报省级生态村3个。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得北区环境状况正在逐步好转。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