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首个污泥处理厂近日设备安装完毕,进入试运行阶段。
据了解,这是世界银行在中国的第一个将污水厂的污泥送至水泥厂制作建材的项目。据污泥处理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整个柳州市日产生污泥共计约300吨,项目近期的污泥处理能力刚好满足,远期将达到500吨/天。
对于水泥生产而言,由于回转窑的热容量大,利用前置的分解炉或增设垃圾焚烧装置并不会引起水泥工艺过程控制上大的改变,也不存在对系统设备进行大的改进,因此在单位处置能力的投资上是低廉的。同时,由于在水泥矿物的形成过程中有液相出现,因此在使用废弃物以后,其焚烧的残渣可以被水泥矿物吸收或者固熔,从而不存在残渣的处理问题。
广西环境保护厅相关负责人认为,柳州市这一做法把污泥处置需求和有处理能力的企业很好地衔接了起来,具有建设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经济效益好、无害化处理彻底等资源化环保处理的优点,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污泥处理模式。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