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不能只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但是处于环境监管最前沿的各级环保部门绝不能掉链子,而要有担当、有作为。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提到,环境执法监管还不适应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环保部门失职渎职风险越来越高。
这让人联想到去年10月监察部通报的10起破坏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典型案例,其中有多个地方的环保局局长、副局长受到政纪处分。以前相当长一段时期,环保局是地方上的边缘部门,当个环保局长,尽管不吃香,但比较安稳,但这几年环保局成为可能被问责的高风险部门,原因就是形势变了。
从环保形势看,一方面,“十一五”以来全国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居高不下,旧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环境风险不断累积;另一方面,群众过去要温饱,现在要环保,日益增长的环境公共服务需求与滞后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形式。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环保部门仍然守着老一套,迈着八字步,必然会被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被推上追究责任的“被告席”。
现实中有许多来自老百姓的诘问,会让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无言以对。究其原因,在环境监管中,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者有之,环评手续、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者有之,暗中充当违法排污企业“保护伞”者有之……在故意失职渎职之外,还有管理能力不够造成的失职渎职,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县级环保部门人员缺乏,素质偏低,普遍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环保执法受到体制机制的掣肘,监管难以做到全覆盖。
保护环境,不能只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但是处于环境监管最前沿的各级环保部门绝不能掉链子,而要有担当、有作为。当前,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老百姓反映强烈,全社会高度关注,基层环境监管应当尽快从要求达标排放,转向促进环境质量改善,确保环境安全。基层环保部门要想避免失职渎职,必须切实改进作风,正视群众诉求,认真排查隐患,解决突出问题。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