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导致电子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成为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新兴污染物。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世界每年约产生2000万到5000万吨电子垃圾物。研究电子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课题
随着全球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电器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加速,电子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世界每年约产生2000万到50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美国约占1/3、欧盟约占1/4,全球电子垃圾年增速达3%—5%。电子垃圾已成为继工业时代化工、冶金、造纸、印染等废弃物污染后,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新兴污染物。
电子垃圾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和元素,如作为普通垃圾丢弃而简单填埋,对环境和人的健康构成重大挑战
电子垃圾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和元素,如重金属铅、镉、汞、六价铬等,以及作为阻燃剂主要成分的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等有机污染物。我国2008年颁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明确规定,电子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名录,且该类废物危险特性都是毒性级别。若作为普通垃圾丢弃而简单填埋,其所含的铅等重金属就会渗透污染土壤和水质,经动植物及人的食物链循环,损伤人体的血液、神经系统和肾脏;汞进入水体后将转变为甲基汞,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体内,对大脑和肾脏损坏明显;镉的半衰期约30年,可在体内长期蓄积,损伤肺部和骨骼;铬能引发支气管哮喘,甚至损坏DNA……
科学证实,长时间与某些电子设备中的金属元素接触,会导致儿童脑部发育异常,成人神经系统损伤、内分泌失调和器官功能衰退。PBB、PBDE等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损害神经系统,增加消化及淋巴系统致癌的风险。最近的研究发现,人类乳汁中的PBDE含量每5年增加一倍,这会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危害。碳粉是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耗材,在正常状态下无害,但拆卸打印机的工人可能吸入过多碳粉,患肺病、特别是肺癌的概率增加。聚氯乙烯(PVC)是电子电器塑料外壳的主要成分,通常也被用作导线的包裹材料,由于PVC很难回收利用,如果对之进行简单焚烧,又会释放出二(口恶)英、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气体,如1999年比利时“二(口恶)英事件”几乎影响了整个欧洲。
电子垃圾中的稀贵金属具有稀有、难提炼和高价值特性,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并通过再生途径获得资源,不仅节能,而且降低了资源利用成本
电子垃圾给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带来严重挑战,但实际上,电子垃圾中许多资源均具有很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如铜、铝、铁及各种稀贵金属、玻璃和塑料等。国外经验证明,电子垃圾中的稀贵金属具有稀有、难提炼和高价值特性,因此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并通过再生途径获得资源,不仅能节能,回收成本还将大大低于直接从矿石、原材料等冶炼加工获取资源的方式。研究电子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技术,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课题。
目前,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电子垃圾处理方面回收效率高且产生污染少,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欧盟议会及理事会早在2003年就发布了两项指令,即《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和《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的指令》,被称作全球最严厉的“双绿指令”。欧洲多数国家回收处理技术专业化程度高,业务分工细。部分发展中国家不断立法规范电子垃圾的管理和处置,但这些法律往往缺少监督,如印度虽然立法要求回收业者要领牌照,并不可在境内重售或拆解,但目前印度多达九成电子垃圾由地下回收场处理,这些场所设备简陋、利用焚烧等简单方法回收可再用的金属和部件,严重危害环境。
我国在电子垃圾管理和处置方面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任重道远。我们应参照国外立法成功经验,尽快完善自己的法规体系,增强法律和政策的系统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明确回收及处理的主体,特别是电子垃圾回收的职责。媒体及政府各机构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的环保理念,倡导节俭意识,促进电子垃圾有效回收。利用优惠政策,大力鼓励电子电器企业技术创新,应用新兴材料设计环境友好电子产品,从源头上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量,并增加对电子垃圾处置研发的科技投入,发展第三方电子垃圾处理企业,鼓励民营、外资进入这一领域,加快电子垃圾的危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产业发展。
(付明来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