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生态环境,是我省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我省发展特色经济和产业的基本条件和特有资源。但是大量的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却严重危害着我省的生态安全。
民革海南省委认为,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成因是经济发展滞后,法制观念淡薄,重点地区和重点物种监管力度不足,立法滞后,威慑不够,我国刑法对环境犯罪的惩罚强调的是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后果,并将其列在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下,而没有将环境权和环境生态安全作为环境犯罪的客体。
民革海南省委建议加快生态补偿立法,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尽快出台《海南省生态补偿条例》,将补偿范围、对象、方式、标准等以法规形式确立下来。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环保宣传和以案说法等形式增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环保、国土、公安、交通、林业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并加大问责力度,对案件高发区和保护物种重点地区进行重点监控,切断不法分子利益链条,从根本上遏制破坏环境资源问题的发生。检察系统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大对相关执法部门的监督力度,对以罚代刑的要坚决监督纠正,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力度,依法对相关犯罪进行追究,并形成对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的有力震慑。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