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填埋场3年内填满 处理量缺口每日数百吨

来源:法制晚报2014-01-21 10:30

目前,北京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1.7万吨,8座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7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将在2-3年内填满封场。

市人大代表、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刘志国表示,北京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高达4000万吨,资源利用率不足30%。

刘志国代表建议,要加强源头控制,逐步实现建筑垃圾的分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他建筑工程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现状

垃圾处理能力存缺口

在高峰的2008年,本市全年产生垃圾672万吨,平均每天1.84万吨,如果用载重5吨的解放卡车运,能装3687车。据测算,2015年餐厨垃圾日产生量将达到2650吨。

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曾表示,当前,本市垃圾处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生活垃圾处理缺口大,现有设施普遍超负荷运行,垃圾管理不到位。

7座垃圾填埋场两三年内将填满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总设计能力17530吨/日,与生活垃圾产生量17700吨/日较为接近,但是存在各处理设施负荷不均的情况,8座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最高的负荷率达到246%。

垃圾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不仅造成渗沥液难以处理、臭味难以控制,而且还大大缩短了垃圾处理设施的使用寿命。7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将在2-3年内填满封场。

措施

2015年前七成垃圾改为焚烧等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13-2015年)》中明确,“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建设35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渗沥液处理设施及5项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仅2013年至2015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及外围配套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将达502亿元。

2015年,本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到2.4万吨,七成垃圾不再填埋,而是采取更为环保的焚烧、生化等资源化处理方式。此外,三年内还将确定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垃圾异地处理经济补偿机制也将进一步完善。

专家观点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