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28日)下午,在养蚕里小区,居民张倩出门把家中12个废弃电池扔入了小区有害垃圾收集箱中,这样分类扔垃圾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昨天记者从市容市政管理局获悉,国家住建部等5部委公布了全国首批2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其中江苏省南京和苏州两个城市入选。
昨天,在同样是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木杏新村,记者看到小区中摆放了不同的垃圾分类桶,打开标有有害垃圾收集字样箱盖,里面扔着废弃的灯管和一些电池。居民徐明告诉记者,起先小区中的居民都不太清楚这个箱里该扔什么垃圾,后经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大部分居民都学会了该怎么分类扔垃圾。
江苏市对生活垃圾分类启动得比较早,从2000年起向市民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其间有几个小区曾摆放过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桶,但没有具体的垃圾分类细化标准。2012年,我市逐步在市区(除吴江区)试点建设垃圾分类小区,至今已试点307个,而今年计划再建135个。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回收废旧电池7.76吨,回收废弃灯管近76780根,并委托了专业的处置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据了解,有害垃圾收集只是我市“大分流、细分类”的垃圾分类模式中的一部分,“大分流”指的是把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利用和处置。随后再把日常的生活垃圾细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这种垃圾分类的模式结合了苏州的实际情况,并借鉴了国内外城市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大大减少了我市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终端的压力和成本。
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处长姚凤根介绍,江苏市垃圾分类另一大亮点在于再生资源利用,早在3年前江苏市环境卫生处就和供销社合作,在姑苏区设置了50多个废品收购网点,吸纳以往走街串巷的“散兵游勇”,并推出了固定时间上门回收废品和预约回收废品的举措。姚凤根介绍,在广征民意的基础上,今年市政府相关部门将讨论《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促进办法》,并以市长令形式发布。
记者注意到,5部委对申报成功的示范城市(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因地制宜细化垃圾分类的方式,明确到2020年各示范城市(区)建成区、居民小区和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达到90%,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下降6%,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
(原标题: 苏州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全国首批26个城市)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