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其产品能够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当前,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负荷加重已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大量废旧机电产品正成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现代垃圾污染、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机床再制造实现了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节能60%,节材7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这对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再制造产业给予足够重视,产业支持政策自2005年以来相继出台。
2005-2013年机床再制造政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200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一汽、上汽、潍柴等14家企业作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试点企业”。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201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11部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路径和相关措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一系列规划,均把发展再制造产业作为重要内容。各项相关法规政策规划的出台,为再制造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如今,2013年11月,工信部发布《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欲加快发展内燃机再制造产业,推动我国内燃机产业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单向型直线生产模式向“资源-产品-失效-再制造”的循环型产业模式转变,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推进计划目标,到“十二五”末,内燃机工业再制造行业形成35万台各类内燃机整机再制造生产能力,3万台以上规模的整机再制造企业6-8家,3万台以下规模的整机再制造企业6家以上,关键零部件规模化配套企业30家以上。
再制造示范基地获批全力推动地区产业增长
长沙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日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全国首批两家“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之一。根据方案要求,基地规划控制面积10.7平方公里,5年内拟筹资64.52亿元,聚集68家再制造企业,实现再制造工业产值90亿元。
“以前汽车制造都是整车装配的‘一锤子买卖’,报废后当废铁卖掉,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有了再制造技术,就可将发动机、变速箱等能利用的部分遴选出来,利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修复,使其耐磨性、密闭性变得更好,价格却降低不少。”据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再制造产业办公室主任唐柱辉介绍,报废产品平均有70%的部件可以再利用,而机床再制造产品比新产品的制造节能60%,成本却不到原来的50%。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