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面向中国碳排放领域专家及企业的调研结果8日显示,受访者普遍相信中国碳价将随时间推移而增长,而碳价的增长将逐渐影响到相关的投资决策。80%以上的受访者相信,中国能够在2030年前达到其排放峰值目标。
《2015中国碳价调查》由中国碳论坛(一家位于北京的非营利独立机构)等机构共同完成。报告共收集了来自中国新兴碳市场内各利益相关方逾300份反馈。
中国政府已公开宣布将于2017年上半年建成全国性的碳交易体系(ETS),但很多受访者预计,这一交易市场全面覆盖中国大陆省市和地区可能要到2020年前后。
调研结果显示,至2017年,全国碳排交易体系内碳价预计将稳定上升至40元/吨二氧化碳当量,至2025年预期碳价将达到70元/吨。
中国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官员王庶表示:“通过已有的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国正在碳交易领域迅速积累经验,并将尽全力于2017年建成全国性碳交易体系。”
中国碳论坛开展的调研认为“预计随着时间推移,碳排放价格将会持续上升”。全国碳市场的政策体系中也应适当考虑未来碳价上涨这一因素,建立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同时结合参与者需求大力推进能力建设,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则指出:“中国政府日益倾向于基于市场机制开展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减缓工作。本调研报告对市场参与者的立场与预期进行了量化,很有启发意义。”
调研报告第一作者、中国碳论坛副主席龙迪认为,报告结果将增加外界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信心。“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为11月巴黎气候会议做准备,他们在密切关注着中国及其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出的努力。这份调查报告的结果将增加世界对中国能够实现并超额完成其既定目标的信心”。
中国目前有七个碳排放交易试点正在运行,但近几个月来其碳价因碳限额过剩而有所压低。根据预期,这些交易试点的碳价将迅速回弹,至2016年底达到33-55元/吨。
报告还指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直至2025年,中国控制碳排放的政策工具组合将明显转向碳交易、信息公开等。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