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我国600多座大中城市,每年产生垃圾约2亿吨,人均垃圾年产量440公斤,并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这些城市已堆放或填埋各类垃圾约80亿吨,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有2/3城市已被垃圾群包围。
清晰的数据告诉我们,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国内主要城市需面对的一个普遍难题。
2006年起,广州市尝试垃圾焚烧处置,目前已经建成使用的有两个垃圾焚烧厂,另外还有6个,也在陆续推进之中。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距离广州主城区约30公里的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实地参观,厂方介绍,工厂近一年的实践表明,在技术、设施、监管的多重保障下,垃圾焚烧是一种可以信赖的垃圾处理方式。
二分厂半年多接待参观2万多人次
广州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一个很现代的名称,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之所以用这个名称,是因为别的热电厂烧煤,这里烧的是垃圾。广州第一资源热力电厂又有两个分厂,一分厂2006年1月开始运营,日处理生活垃圾1040吨,二分厂去年6月建成投产,日处理生活垃圾2250吨。
根据厂方提供的数据,每天焚烧2250吨生活垃圾,可发电约80万度,能供约6万户家庭使用。
我们参观的是二分厂,工厂专职接待人员说,昨天一天,一共有5批人来参观,去年十月以来,二分厂已经接待参观2万多人次。前来参观的,有不少是来自广州市接下来可能要建垃圾焚烧厂地区的居民,实地看看垃圾焚烧是怎样一回事,可以增加了解,减少疑虑。
穿过一条林荫小道,来到热力电厂的大门口,左手边的电子显示屏上,是一堆在线检测更新的数据。这是垃圾焚烧后排放的烟气检测,包括氯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烟尘,分别标出了3个焚烧炉的检测在线值、小时均值和国家标准。
再往前看,是一个涂成彩色的大烟囱,看不到有什么烟雾冒出。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圣良介绍,这个烟囱高90米,每天焚烧垃圾产生的烟气都从这里排出,烟气和大气的颜色是一样的,如果哪天烟气变黑变蓝了,那就说明出问题了。
外面走一圈,这个垃圾焚烧厂与一般工业园区的工厂无异,厂区前面的广场树绿水清,也闻不到垃圾的臭味。
卢圣良说,广场上水池里的水,以及浇花草的水,都是垃圾渗滤液处理后再使用的,工厂刚刚投产时,他们还在水池里养了20多条锦鲤,用的也是处理过的污水,现在,锦鲤养得肥肥的,在水里游得很畅快。
透明,这是工厂给人的又一个印象。
在卢圣良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工厂四楼,隔着一层玻璃,就能看到垃圾焚烧的全过程。
首先是“进货”。每天晚上7点到次日上午11点,是垃圾收集进来的时间。垃圾车从厂门的一条专用通道进入,称重后,沿着一条弧形的匝道向上,开到二楼的卸料大厅。
旁边的储存坑一眼望过去非常壮观,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6米、23米、13米,里面垃圾堆成了一座小山。
卢圣良说,垃圾进入储存坑后,要先在里面存放5到7天,使垃圾里的水分滤出来,同时让垃圾进一步发酵,这样更容易焚烧。储存坑是完全密封的,坑内处于负压状态,里面的气体是出不去的,不用担心会有臭味散发出来。
焚烧时,巨大的吊斗先将垃圾搅拌均匀,以提高燃烧效率,然后,再把它们扔到焚烧炉中。
卢圣良介绍,垃圾焚烧厂建设时,附近老百姓也最担心二噁英的问题,从这一年的生产实践看,垃圾焚烧炉炉膛里的温度保持在850摄氏度以上,炉内停留时间超过2秒,加上风形成的湍流,把垃圾反复充分燃烧,二噁英就能充分分解,确保达到欧盟2000的排放标准。
循环利用,也是厂里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广州第一资源热力电厂内,除了垃圾焚烧用来发电、渗滤液处理使用之外,炉渣也在加工后做成了各项检验合格的环保砖,用到建筑工地或路面铺设上。
政府聘请了14位附近老百姓
做环保监督员
再好的技术,没有使用好也是白搭,广州目前对垃圾焚烧建立了四层监管体系。
第一层是政府层面的,广州市城管委下属的废弃物管理中心,会定期和不定期来现场巡查,看实时监控,而市里环保部门对烟气也有在线监测并向外公布,也就是老百姓在工厂大门口看到的电子屏上的数据。
第二层是公众层面的,广州市政府聘请了14位附近的老百姓作为环保监督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环保监督员可以随时来工厂巡查,有时候半夜吃夜宵时,觉得闻到了臭味,就来看工厂有没有偷排,有时候,他们还会从工厂取来样水,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卢圣良说,到目前为止,这些随时巡查都没有查出问题。
第三层是企业自律,市民可以随时预约参观,厂方随时将垃圾焚烧的全部过程透明地展示给大家看。
第四层是第三方监督,政府部门会聘请具有相关检测资格的专业机构来监测,并对工厂的运营进行打分。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