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联合发声,预热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美两国频繁联合声明,提出自主减排目标,展现出大国落实碳减排的决心,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巴黎气候大会达成一份具有清晰减排目标和约束力的多边协议。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
我国从清洁发展机制(CDM)逐渐转向基于配额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方式相结合的机制。我国CDM发展迅猛,在2011年左右达到高峰期,截至今年9月,按发放核证减排量(CERs)统计,中国已发放的CERs占全球60.1%。然而,受金融危机、欧洲经济衰退以及气候变化谈判缓慢等因素的影响,CERs需求逐渐下降,从2011年之后,全球CDM一级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开始出现不断下滑。7大碳排放交易试点积累经验,为全国碳交易市场打基础。自2013年6月18日开始,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重庆、湖北7大省市碳排放交易试点陆续展开,所覆盖的碳排放量约为10亿吨,其中交易量约在4000万吨左右规模,交易金额达10亿元。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测算,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至40亿吨。仅考虑现货,交易额预计达12亿-80亿元;若考虑期货在内,交易额将大幅增加,达600亿至4000亿元。四类行业将受益于全国碳排放市场启动:一是已进行环保节能设备改造的控排企业;二是提供节能环保服务的技术公司;三是已提前布局碳排放相关领域的企业;四是提供碳捕捉服务或碳汇(造林)的企业。
以碳排放为标的的金融创新潜力大。自2013年我国碳交易试点启动以来,各地碳市场试点正在不断探索、创新以碳排放为标的的金融产品和机制,其中包括CCERs的质押、碳期权合同、碳基金、CCERs预购买权、借碳业务等新兴领域。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可能受益的相关投资标的:(1)涉足碳排放交易的节能型控排企业,中电远达;(2)节能环保服务公司,天壕环境、神雾环保、清新环境;(3)已布局碳金融领域的企业,以及生物质发电的企业。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