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加快发展新型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
与此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制造业升级。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工程。
去产能、全面提升绿色制造、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这些都成为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不管是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发展,还是从过去的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从过去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向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都属于转型升级的工作范畴。”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表示。他透露,未来几年工信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推动节能技术改造,从投入方面加大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事实上,全面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工业,工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补上绿色发展这块短板,进一步降低企业能耗、物耗等生产成本,加快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引导绿色消费。
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业界共同努力,我国工业绿色发展近年来初见成效。2014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58%,水耗同比下降5.8%;“十二五”前四年能耗、水耗分别累计下降21%和31.9%,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重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30%以上。不过,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
全国人大代表、晶龙集团董事长靳保芳曾表示,实现制造业升级,建立绿色工厂,首先应该重视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改来提升生产制造装备自动化及智能水平,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其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厉查处高耗能、高污染的作坊式生产,防止一些地方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保护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再次,加快建立绿色生产体系标准,逐步推行强制认证。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国家将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聚焦重点区域,依托重点城市,选择重点行业,组织实施绿色制造试点示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信部将进一步强化绿色理念,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制造体系。”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此前透露。他建议,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要以企业为主体,以标准为引领,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为重点,以绿色制造服务平台为支撑。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