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我国的环境污染正在进行一场“上山下乡”,即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乡村正经受着垃圾问题的重重压迫:白色污染,环境破坏,饮水安全,居民的身体健康……乡村垃圾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据统计,目前农村垃圾每年产生量是1.5亿吨左右,但处理率只有50%,相较而言,城市的垃圾处理率可达90%以上。
有调查显示,67.5%的农村受访者表示自己家乡垃圾无序堆放问题严重。由于这些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对土壤、水源持续产生着二次污染。另外,畜禽养殖粪便、农业重度施肥等造成的农村生产污染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全国来看,农村环境形势相当严峻,治理任务也相当繁重。一是“垃圾围村”涉及面广,成因复杂,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很难奏效。比如,沿海发达地区“腾笼换鸟”政策使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农村地区。二是大多数村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一些地方虽然建了垃圾站却成了摆设,这其中既有农村人生活习惯的因素,更与垃圾站选址不当以及垃圾的处理能力有关。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曾指出,当前我国小城镇尚未建成垃圾收、送、处体系,垃圾收集和处理率低。而农村地区的垃圾基本没有得到收集和处理,垃圾随便丢弃的情形比比皆是。同时,环保基础设施的匮乏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一位基层环保局负责人说,农村环保与城市环保工作不同。一方面,农村地域广,污染分散,监管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密度低,往往很难达到环保设施所服务的最低人口,建设同样的环保设施反而比城市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再加上基层环保人员紧张,大部分乡村都没有专职的环境监管工作人员,环境监管与保护工作就更难开展。
不管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还是强化城市安全,都需要多管齐下,认真解决“垃圾围村”问题,努力实现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
一是提高农民环保观念。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让村民认识到垃圾的危害性,学会垃圾分类,并尽量减少垃圾产生量。
二是建立农村环卫机制。在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中,有许多没有环卫基础设施,有的还处在最原始的垃圾自然堆放状态。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并因地制宜,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垃圾处理率。
三是推动垃圾回收利用。垃圾分为生活垃圾、生产垃圾、建筑垃圾等,在条件成熟时,可进行再利用,如沤制有机肥、用于发电、制作环保砖等,实现变废为宝。
四是完善机构强化监管。目前,在许多农村地区,环保工作还是盲区。因此,需要设立相应机构,彻底改变无人过问的窘状,并通过强化监管,补齐农村环保工作的短板。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部门表示,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应强化县域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支持采取特许经营、委托运营、合作运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以解决资金不足、处理能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运营管理。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