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指南》提出,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较低,相比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突出,迫切需要加快绿色发展,以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模式,构筑绿色制造体系。
9月19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制造的目标就是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制造业体系,“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示范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示范应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应用”、“绿色制造体系构建试点”等方面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化’发展的关键举措,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表示,推行绿色制造,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系统优化,将绿色设计、绿色技术和工艺、绿色生产、绿色管理、绿色供应链、绿色循环利用等理念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全产业链的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高,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优化。
在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示范推广方面,《指南》提出要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能源利用高效低碳化改造、水资源利用高效化改造和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工信部将在钢铁、有色、铁合金、石化、化工、水泥、造纸等行业重点推广原料优化、能源梯级利用、可循环、流程再造等系统优化工艺技术;围绕化工、钢铁、造纸、印染、食品药品等高耗水行业,采用水系统平衡优化整体解决方案等节水技术。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围绕工业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工信部重点将开展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产业绿色协同链接、培育再制造产业等工作。要把工业、农业和生活发展有效结合,探索开发新的跨行业合作循环发展模式。力争到2020年,再制造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高云虎表示,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应用的重点在于装备,包括突破节能关键技术装备、提升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和开发资源综合利用适用技术装备。将在节煤、节电、余能回收利用、高效储能、智能控制等领域加大研发和示范力度,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突破4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节能技术装备。
高云虎还透露,目前,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推进机制和绿色产品评价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11项绿色设计产品名单已经评价发布,4项绿色产品国家标准、13项团体标准已经发布。下一步,将加快绿色产品标准制定,强化标准实施。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