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是建造类似海绵功能的城市,用现代化技术建设人工景观,并将其与城市原有的水文特征相结合,组成新的生态系统,实现对自然界水资源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本文将以下沉式绿地为例,论述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主要运用,以提高绿地的蓄水能力,为园林规划提供参考。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的重要景观,能够将城市的降水进行分流,导向地下排水管道,对于城市预防洪涝灾害有重要意义。可是绿地系统在设计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对城市雨水的处理能力有限。运用海绵城市理论,优化绿地系统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绿地的蓄水、净化功能,从而降低城市的洪涝灾害风险。下面将简单介绍海绵城市的定义、内涵及下沉式绿地的优化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是国家最新提出的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建设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措施,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够在雨季吸收雨水,并在旱季将雨水排出,同时还能对吸收的雨水进行净化,以防止城市的洪涝灾害,实现水的循环利用,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目前,海绵城市已经在多个城市试点建设,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下面来了解一下海绵城市的基本内涵。
1.本质---满足人们对绿色城市的需求
过去是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城市周围建设了大量的工厂,以生产各种高科技产品,为人们提供现代化高质量的生活。可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人们只看到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和丰富的物质生活,没有发现变成灰色的天空和日益污浊的空气,更没有看到已经千疮百孔的城市。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足,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存环境上,人们渴望看到蓝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所以人们迫切希望改变城市现状,建设新型的更适合人们居住的绿色城市。在这一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在城市中建设生态系统,让城市更加贴近自然,并将各种资源统筹规划,降低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目标---弹性适应变化自然
人们在建设城市时会破坏城市原有的湖泊、土地、绿地等,导致城市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城市中的电器、汽车也会使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冰箱中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层,增强阳光中的紫外线;汽车尾气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得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而建设海绵城市,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湿地、公园、草地,最大限度的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能够使城市的生态系统变得多样化,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实现城市和自然的共存。海绵城市的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施屋顶绿化,当城市发生强降雨时,可以有效的截流雨水,减少雨水的溢流量,同时,还能对建筑起到节能保温的作用。
3.转变排水防涝思路
传统的城市排水理念是将水快速排到地下,利用排水管道将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对水进行集中处理。这样设计排水系统存在很大的隐患,一旦城市发生大到暴雨,管道或排水系统中因出现堵塞或泄露而无法排出雨水,就会造成雨水迅速蓄积,从而引发洪涝灾害。而且在洪涝灾害过后经常会发生干旱,给城市的重建工作带来巨大的阻碍。海绵城市的排水理念是将雨水截流,让水缓慢渗透,并利用湿地、公园、绿地的集蓄功能对雨水进行分流处理,将雨水进行净化之后,在旱季排出使用,以减少城市地表水的径流量。
4.水文特征基本不变
海绵城市的建设不会破坏城市的水文特征,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低,而且海绵城市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建立顺应自然的水循环系统,将雨水积蓄、渗透、净化、使用,以有效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之前应对城市原有的水文特征采取保护措施,划分开发边界,保证建设的湿地、绿地与原有的水文特征能够协调工作,组成统一的城市生态系统。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