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环境保护部、发改委、海洋局等10部委联合印发《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下称《方案》)。要求细化落实“水十条”中关于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加快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并且提出逐步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健全投资回报机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资料显示,2011年至2015年,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水质优良比例平均为67.0%。不过,全国范围195条入海河流中,有43条河流入海断面水质为劣V类。401个直接向海洋排放污(废)水的排污口年排水总量持续增加,2015年达到62.45亿吨,比2011年增加了32%,局部海域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因此,此次发布的《方案》提出,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内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含总氮指标)。
根据《方案》提出的工作部署,要求沿海地区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绿色发展转型。加快化解船舶、钢铁、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推动产业升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施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
同时,提高涉海项目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准入条件,从产业结构、布局、规模、区域环境承载力、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严格项目审批,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依法淘汰沿海地区污染物排放不达标或超过总量控制要求的产能。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还提出,应当在水污染防治中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统筹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各项任务,确保实现方案目标。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市场化运营,逐步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领域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健全投资回报机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针对“水污染防治”的市场前景,国开证券分析师崔国涛分析指出,2017年是水污染治理的产业大年,根据“水十条”规划,PPP水处理项目将加速落地;叠加雄安新区设立、黑臭水体治理和“河长制”等主题催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崔国涛进一步分析认为,一方面雄安新区概念催化作用明显,该区域内水质差且供需不平衡,亟须提升水处理能力,预计新区在污水处理、再生水和供水等基础设施投资方面空间巨大。另一方面,多家水处理上市公司2016年业绩亮眼。在58家污水处理公司中,25家已披露2016年年报,16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多数得益于PPP订单快速释放。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