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起,上钢街道德州五村居民只需要登录“帮帮邻”微信公众号下单,环保回收员便会按约定时间上门收取居民家的可回收生活垃圾。不擅长使用手机的居民也不用愁,小区内新建了一座资源回收小站,无论是废玻璃、废纸屑、废塑料瓶都有分门别类的投放窗口,并且小站长期有专人负责整理回收。
新区环保市容局市容环卫处夏越青表示,德州五村是浦东新区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工作的首站试点小区,硬件改造工作于7月1日正式启动,软件方面已更早启动,比如,加大垃圾分类宣传与实施力度,采用便捷的回收方式,志愿者参与引导等。目前,新区正在探索实施一种政府、企业、社区和民间组织联合行动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解决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这个城市发展难题。
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上游的垃圾分类、中游的垃圾运输和下游的垃圾处理三者环环相扣。据悉,此次试点工作将从上、中、下游全过程进行探索。新区环保市容局首先针对上游垃圾分类环节,将德州五村试点内的垃圾箱房进行整修,完善了箱房垃圾桶位配置,张贴了醒目的分类标识。随后,针对可回收垃圾,该局建立了“帮帮邻”物资回收平台并开通了物资回收热线,通过平台公示回收价格,并由物业派专人上门收集,希望通过便民利民的方式,提高垃圾分拣率。与此同时,该局在小区内改建了一座资源回收小站,用于居民投放可回收物资。
中游的垃圾运输则由第三方机构与各村居委物业对接,将线上、线下回收的物资运往相关专业处理场地。此外,浦东地区的环保NGO(非政府组织)也参与其中,它们将采用地推与入户宣传相结合的模式推广垃圾分类,分批、分次开展垃圾分类收运处和资源循环再利用知识的宣讲、培训等。
选取德州五村作为试点是经过考量后决定的。夏越青透露,德州五村人口密度较大,常住居民占70%,外来租户占30%,目前生活垃圾分类已经开展,但基础较为薄弱,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希望通过硬件改造和软件投入,努力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垃圾投放准确率,力争将德州五村建设成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使生活垃圾代运处一体化工作具备可操作性、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
上钢街道办公室主任陆伟军表示,此次试点改革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和清运单位的主要职责是“设定单价”和“两网融合”。通过结算方式的改变以及收运处的整体统筹运营,促使环卫作业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垃圾分类减量的工作成效,也使整个环卫行业的管理趋于规范化、统一化及标准化。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