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到,“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95万亿,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城市市政公共服务已基本普及,设市城市(县城)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94.1%(79.0%)。
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58万吨/日,较2010年增长49%,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38%,较2010年提升16.1个百分点。
2015年,全国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18.1万吨/日,较2010年增长161%,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8.9%,较2010年提升2.1个百分点。
规划说,“十三五”我国将有300多座垃圾填埋场面临“封场”,新建垃圾处理设施选址困难,“人地矛盾”日益凸显。同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垃圾焚烧处理占比仅为24%,与东部地区55%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规划提出,到2020年,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5%,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达到100%,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要达到5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则要达到80%。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在内的3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达到35%。
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提出,“十三五”要“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提升垃圾资源利用水平”。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推进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有效衔接,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此外,要“加快生活垃圾处理新增设施建设及现有设施改造,优化西部地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结构,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差距。逐步限制原生垃圾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填埋,鼓励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模式。在土地相对紧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推广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统筹飞灰、残渣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处理处置设施共建共享”。
餐厨垃圾处理方面,要“推广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服务,提升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水平,探索餐厨垃圾、园林垃圾、粪便等有机垃圾一体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市餐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
关于建筑垃圾,则要“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控制。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及消纳设施建设,积极拓展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市场利用渠道,鼓励建筑垃圾回用于道路及海绵设施建设。开展建筑垃圾存量排查及安全隐患整治,建立建筑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
“十三五”,将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模50.97万吨/日,新增转运设施规模31.59万吨/日,新增市容环卫车辆9.27万辆。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3.44万吨/日。新增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108.29万吨/日,新增建筑垃圾消纳能力97.46万吨/日。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