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应该成为地缘政治的筹码、攻击他国的靶子、贸易壁垒的借口。谈中欧关系中方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包...
4月14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美团外卖青山计划专项基金”第二届环保顾问团成立大会暨外卖行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第二届顾问团专家成员由16名来自环境政策、包装材料与标准、固废处理、循环经济、气候变化、绿色消费、环保公益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中华...
2021年4月8日至9日,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带队赴上海市开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绿色制造与再制造等领域的调研。上海临港集团、宝武集团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上海新孚美变速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有关负责人员陪同调研。8日上午,调...
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依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生活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目前,城市承载着中国60%常住人口,碳排放量占中国排放总量70%以上。城市无疑成...
“关于气候变化,你需要知道两个数字:第一个是510亿,第二个是0。”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如此写道。510亿是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大致吨数,0则是需要达成的目标。近年来,不少国家都做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而中国则在去年...
中信建投表示,近期,部分省市陆续公布“十四五”规划,其中绿色低碳成为高频词。北京要求“十四五”基本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峰目标。天津要求实施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推进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和升级改造。上海要求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