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施行的《天津市生活垃圾治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天津将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分类管理系统,建立全链条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整体水平。
《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应完善分类投放收集系统建设,提高源头生活垃圾分类准确率。合理布局规范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容器、箱房、桶站等设施设备,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站)升级改造,因地制宜推行“撤桶并点建箱房”,鼓励设置垃圾分类智能化设备,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定时定点”投放、收运模式,引导居民精准、便捷地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同时,加强有害垃圾收集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建设有害垃圾暂存点,并建立管理台账,记录有害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信息。
《规划》明确,建立健全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相衔接的运输体系,合理确定分类运输频次、时间和线路,配足、配齐标识规范、清晰的分类运输车辆,实现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效分开,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收集运输,建立密闭、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系统,减少运输过程中“抛洒滴漏”。同时,加强生活垃圾产生单位与清运单位之间的无缝衔接,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统筹规划布局垃圾转运站,提高分类转运效率,对有条件的转运站,引入数字智能化系统,打造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重要节点。
同时,加快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稳步推进焚烧处理设施建设,至2025年通过新建扩建实现垃圾焚烧处理厂总处理能力1855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厂总处理能力2330吨/日。有序推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厨余垃圾与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探索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路径。
为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规划》提出,通过新建或改扩建等方式,推动每个街道(乡镇)至少设立1个与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相衔接的可回收物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方便居民和单位交投出售,并建立数据统计体系,对再生资源的来源、去向、数量等基础信息实行台账管理。同时,加强回收主体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固定与流动,定时与预约”相结合的回收模式,鼓励回收企业“互联网+回收”,推动线上预约与线下回收相结合。鼓励回收企业建设分拣中心,提高再生资源回收效率。
为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在完成天津市“原生垃圾零填埋”的基础上,仍有剩余库容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将作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应急保障设施;针对库容已满及存在安全隐患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组织有序开展封场治理和生态修复。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