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确定海尔、格力、TCL、长虹、美的、海信6家家电生产企业开展2022年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申报的目标回收量为1696万台。(5月26日《经济日报》)
我国家电市场以旧换新潜力巨大。近年来,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下,我国形成了家电普及性消费高峰。如今,这一大波家电产品已进入更新换代的节点,淘汰的废旧家电量正以年均20%的幅度增长,而今年的报废量预计会超过2亿台。如果能对其妥善处置和利用,废旧家电便可转化为再生资源,重新进入经济循环,找到“好归宿”。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不仅能够激发消费潜力,而且能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可以说,家电回收利用是撬动循环经济的一个支点,也是从“小切口”入手推动绿色发展的一条路子。
然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行业存在着回收规模小、渠道不畅通、私拆屡禁不止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成了制造环境隐患的风险点。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呢?本文试用三个关键词来作出分析。
第一个关键词是“体系”。要建立健全规范有序、运行顺畅、协同高效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让生产者深度参与家电回收,让消费者的家电换得勤、换得省,让回收者规范经营、有利可图。其中,用好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非常必要。通过运用新技术,构建起智能高效、可追溯的回收体系,便能打通废旧家电再利用的“堵点”,让家电生产者、消费者和回收者之间的循环畅通无阻。
第二个关键词是“机制”。当下,亟待建立健全一套机制,把家电生产者、回收者和拆解者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完善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其中,推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必不可少。家电龙头企业尤其需要发挥引领作用,不失时机地布局循环产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力破解产业融合的难点痛点。譬如,搭建循环产业数字化平台,为回收企业、拆解企业、再生料研发企业、再生料利用企业等赋能,共同解决产品设计制造服务与退役回收信息链脱节、产品碳足迹及再利用评估难、制造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难等问题。
第三个关键词是“责任”。妥善处理利用废旧家电,实际上是全社会的责任。对企业而言,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对公众而言,要秉持“敬天惜物”“节物致用”的理念,凡事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废旧家电回收的行动中去。对监管者而言,须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推动市场对非正规处理行业形成挤出效用,为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保驾护航。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