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海南省政府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锚定“将海南打造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低碳发展先进理念、技术和实践成果的窗口”,提出七大方面重点任务共22项具体措施,力争2030年前实现全省碳达峰,2045年前全面完成海南低碳岛建设,2060年前实现全省碳中和。
随着全球气候危机不断加剧,低碳、零碳、碳中和(净零排放)成为岛屿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方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零碳岛屿理念和实践逐步兴起,2024年国际零碳岛屿联盟成立,但主要面向面积较小、人口不多、经济社会活动单一的小岛屿国家和岛屿城市。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面积超过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000万,其碳中和进程与小岛屿存在显著差异,路径更复杂,难度也更大。《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的印发,为中大型岛屿迈向碳中和提供了路径参考。
海南低碳岛建设目标分为2030年、2045年、2060年3个时间段,既契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也具有较强的引领性。低碳岛建设路径清晰,按照“先打底—推节能—产绿能—储绿能—自循环—碳吸收—智慧管”的总体思路,通过构建新型零碳能源系统夯实低碳发展总底盘,同时构建“产业降碳、城乡减碳、交通脱碳、生态固碳、智慧管碳、长效治碳”六大体系。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海南低碳岛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和细分目标具有较强前瞻性和示范意义。比如,在能源领域,推动燃煤机组适时退出、应急备用,到2045年零碳能源供给系统全面建成,除工业和跨省交通外终端部门实现100%电气化。在工业领域,加快二氧化碳驱油、海底封存等CCUS技术创新。在建筑领域,打造清凉城市,推广零碳建筑。在交通领域,2030年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100%,2045年各类汽车全面新能源化。围绕碳管理,还将建立涉碳空间、碳排放因子和碳足迹因子三大基础数据库,通过完善碳标准推动低碳岛建设规范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应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底色和本色。向绿图强,争创“双碳”优等生,海南已开启了新征程。相信通过不断创新和持续努力,海南定能成为省域绿色低碳转型新标杆,为大中型岛屿绿色低碳转型作出示范。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