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纳米医学研究人员和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科技研究院合作,将回收的废弃塑料瓶转变成无毒且生物可相容的高效抗真菌纳米纤维,可治疗耐药真菌感染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细菌感染。
IBM的科学家利用一种有机催化过程,促进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的普通塑料材料的转化,在该过程中产生了抗真菌剂的全新分子。
这些新的抗真菌剂通过一个氢键粘结法自行组装,像分子尼龙搭扣互相粘连,以类聚合物状的方式形成纳米纤维,从而表现出活跃的抗真菌效果。这种新颖的纳米纤维带正电荷,并且可以选择性地靶向和附加到只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带负电的真菌膜。然后,它通过分解和破坏真菌细胞膜壁,阻止其不断攻击。
研究人员还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预测出修改其结构可产生理想的治疗效果。这种纳米纤维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可以达到抑制可见真菌生长的最低浓度,并表现出对多种类型的真菌感染强有力的抗真菌活性。
进一步的试验证明,这种抗真菌纳米纤维可根除超过99.9%的白色念珠菌。研究人员说:“这些分子自我组装成纳米纤维后,能瞄准真菌膜及其随后的裂解,从而在低浓度下摧毁真菌。”
研究结果还表明,这种抗真菌纳米纤维在一次性治疗后,可有效分散真菌生物膜,却不伤及周围的健康细胞。
谁料到,废弃塑料瓶也有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用途——它竟然变身为“聪明”的纤维,跟真菌互相吸引,让真菌在紧紧的拥抱中窒息而亡。或许很快,新纤维就能轻松根除困扰人类的诸多皮肤疾患,还有一些致命的感染。有了科学家的提携,塑料瓶子改头换面,立了新功。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