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水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市全市在高峰日每天有100万立方米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全年污水直排总量超过2.5亿立方米。如此庞大的污水直排量,是北京市在可持续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近日,跟随北京电台“科学环保有问必答”2015共建“绿色北京”全媒体互动传播公益行动环保创新探寻活动生态环境探寻调研组,深入山东、广东两家环保企业,了解河水生态维护和治理的新技术,城市污水新型处理办法,帮助环保项目做普及宣传,解决实际环保难题。
生物技术治污的困境:成本高 见效慢
2014年北京市确立了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再生水厂建设,推进再生水调度工程建设,并将全面启动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方案计划到今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污泥全部无害化处置目标。
“对于北京这样一座大都市,仅仅建设几座大型的再生水处理厂显然是不够用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冯成洪表示,目前在北京,污水治理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的都有。但是,总体上来讲,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仍然在整个污水处理当中占据主要地位。虽然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都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但是面对城市每天产生的如此大规模的污水,显然生物方法见效慢、成本高的缺点更是难以满足需要的。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助理李捷表示,北京电台组织这样一次环保创新探寻活动,就是希望为北京市找到一种更加有效又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污水治理方式或者说是为北京市污水处理提供一些借鉴的建议、更好的思路。
“从目前来讲,生物技术虽然是污水处理的新宠,但是物理技术和化学方法在污水处理中仍旧占据主导地位。生物技术见效比较慢,时间过长,对于大中城市来讲,每天产生大量的污水,不可能有时间等污水慢慢的被处理掉。这就导致了部分大城市在选择治污方式时出现的偏向。解决生物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生物环保企业需要攻克的难关。”山东凯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金珂谈到。
多管齐下 破除城市污水处理困境
企业参与研发技术,政府选择购买服务,在污水处理领域,PPP模式早已经成为企业与政府合作的典范。2015年6月23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北京蓝皮书》,其中《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北京市拟引进1300亿元的社会资本参与乡镇污水处理、城市道路、固废处置和镇域供热等六大领域126个重点项目建设。
“环保产业发展具有较大潜力,尤其是在北京,政府对环保产业也非常重视。”杜少中说,北京的污水处理市场潜力很大,政府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将更多的科技创新环保企业纳入到北京治污的领域里来,通过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引进污水处理新技术,更加高效地处理城市污水。
北京农学院城乡发展学院院长刘克锋教授表示,北京电台生态环境探寻调研团所选取的这两个生物环保企业所采用生物技术方法,利用微生物菌剂酶,在哪污染在哪治理,在降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压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就目前来看,生物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仅依靠生物方法是不现实的,污水处理应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源头治理和末端处理相结合,常规技术和新技术相结合。
同时他表示,不管是大的环保企业,还是小的环保企业都应该得到支持,要积极鼓励他们同政府、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进行合作,进行产品研发,通过合作将环保企业做大做强,为污水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理措施。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