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目前农村污染问题,人民日报9月6日刊发《拒绝污染“上山下乡”》指出,如今经济正在转型,随着环保门槛越来越高,执法越来越严,一些污染企业在城市待不下去了,变着法子“上山下乡”,工业污染向中西部转移、向农村转移成为突出现象,不少村庄成了新的“生态灾区”。
污染“上山下乡”严重的地方,往往是经济落后、有上项目冲动的地方。政府要政绩,企业图利益,而广大农民又是“沉默的大多数”,难有话语权。于是,污染企业纷纷落户监管薄弱的农村。这对农村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农村不仅环保设施薄弱,而且生态环境脆弱。
“这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化肥污染、农药残留等农业的内源性污染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工业和城市中排放的污染物对农产品产地环境造成的外源性污染在加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朱立志说,这些现状都告诉我们,现在的农业发展方式不仅对农业自身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持续的,会危害人类社会的健康,对人类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确保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但不可忽略的是,我国生态农村建设还面临了不少的难题,譬如: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等,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等。
如何发展生态农村?有相关专家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继续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扩大和巩固设施生态农业发展成果。其次,调整优化设施农业结构,实现规模与效益同步提高。第三,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设施农业技术水平。第四,加强市场建设,建立健全设施农产品流通体系。第五,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快设施农业催生工业的发展速度。第六,加强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
针对生态农业的效益问题,多位受访专家表示,生态农业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要通过认证和品牌创造,让相关企业得到市场收益,促进相关农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