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季,随着农作物成熟农村田间地头常常出现“狼烟四起”焚烧秸秆的现象,空气质量随之急剧恶化。为了严控焚烧秸秆,各地政府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有的地方颁布各种“禁烧令”,违者会被罚款甚至拘留,但高压之下焚烧秸秆现象却屡禁不止。今年,德清县实施精细化推进废弃秸秆再利用后,至今没有发生一起秸秆焚烧事件。昔日田间地头的秸秆成为今年百姓创收的一个新途径。日前,从德清县农业局了解到,今年夏收时节,德清秸秆“五化”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9.18%。
“吃”的是草,“吐”的是宝
车间里,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几台粉碎机大口大口“吃”进秸秆。经高温高压杀菌、粉碎等工序,不一会儿,一袋袋家畜饲料新鲜出炉。“加工出的秸秆有机饲料,牛、羊、兔等养殖户抢着要。吃进去的是废料,吐出来的却是宝。”浙江科力饲料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说。
“这就是我们今年新安装调试的流水线,主要利用废弃秸秆做原料,生产反刍动物饲料。”浙江科力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沈万龙说,“去年,看到全县都要求秸秆禁烧,我就想变废为宝,让秸秆成为动物的饲料,解决村民秸秆没处去的烦恼。去年底,公司投入1800万元新建了生产线,不仅能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求,还可以减少原料对环境的污染。”
以前,生产猪饲料主要用到玉米、豆粕等原材料,现在反刍动物的原材料一半以上都是秸秆,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沈万龙算了一笔账,“现在已经与各村的种粮大户对接好,并在各村、组设立了收购点,以每吨秸秆统一价格300元收购。预计今年厂里能消耗秸秆1万吨、年产饲料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带动周边形成30万只兔、2万只羊的养殖基地,今年饲料的销量估计比往年要高出三成。”
1万吨是什么概念?目前,德清有基本农田27万亩,年产秸秆约11万吨。“换句话说,一家企业通过技改,差不多能消化全县近10%的秸秆,为秸秆变废为宝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思路。”德清县农业局副局长姚泉根说,通过秸秆精细加工这个模式使企业、养殖户、种粮大户三方受益。
杜绝秸秆焚烧“疏”大于“堵”
秸秆能肥田,是天然肥料。对于种植大户来说,将秸秆烧在地里,是最简单最快速的处理方式。往年,德清县乾元镇金火村种粮大户沈卫根也习惯这样做。沈卫根是目前德清最大的种植户,他的2500亩水稻田一年估计能产1500吨左右的秸秆。
去年,德清县农业局开始向部分种粮大户推广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同时,将产生的秸秆即时分解切碎,直接用于肥田。沈卫根说,目前,他的2500亩稻田基本上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法。“与焚烧秸秆不同的是,这个方法既不影响环境,又提高了秸秆肥料化利用,一举两得。”姚泉根说。
去年,德清县农业局还与德清旺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达成秸秆综合利用焚烧发电事宜,在全县推行“村收集、乡镇运送、县处理”的秸秆焚烧发电综合利用运作机制,充分将秸秆能源化利用。
“只禁不用,只堵不疏,无法解决秸秆焚烧难题,”德清县农业局农作站副站长李建国说,德清县无污染、低能耗、低成本的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等多用途利用,让今年夏秋时节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18%。
李建国说,今年德清县年产出的11万吨秸秆,其中七成将用新型收割机打碎供农民还田用;另外部分将分别用于覆盖德清的早园笋保温、制作动物饲料,以及利用秸秆发酵,种植蘑菇。秸秆“五化”综合利用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能让农民增收,农民何乐而不为。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