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废塑料产生量每月约3413万吨,回收利用率达到2487.8万吨,能占到我国塑料消费量的30%左右。如果转化成原油,相当于节约了4000多万吨原油,因而,毫无疑问,再生塑料的影响力是巨大的。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再生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被逐渐拉上了正题。究其自身而言,再生塑料是对塑料制品的一个回收利用,避免了塑料制品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再生塑料的回收利用过程也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如何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避免这种危害是目前再生塑料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一直以来科技环保的议题。
早在2012年,“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了“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十三五”规划草案中指出:“要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培育服务主体,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支持技术装备和服务模式创新,完善政策机制,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作为有自身附带环保特质的再生塑料,似乎可以对号入座了,但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噪音等,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何才能有效改善这种局面?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微观方面,再生塑料生产多以小厂家、作坊式经营为主,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成本较低,在再生塑料发展的30多年中,生产方式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仍旧以废塑料的融化造粒为主进行生产制造。废塑料回收成本支撑强,其成本与原料市场相关性强,导致其生产成本支撑面大,生产厂家的利润空间不稳定,经济形势对其影响大,在产业升级道路上就显得颇难进行。年前各大再生塑料市场整改中,环保部门要求生产厂家增加环保设施等,使得部分厂家停产整改。同时在去年相对较差的再生塑料市场环境下,很多生产厂家承压不足,导致停产或转行。所以,环保措施亟待实行,作为生产厂家而言,要注意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逐步改进,积极促进自身产业升级,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从宏观方面来看,再生塑料市场较为散杂,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改变这种乱象。2015年末2016年初,河北地区在对再生塑料生产厂家的整改措施中要求,生产厂家集中搬迁到再生塑料生产工业园。这在一定程度上迅速减缓了再生塑料生产厂家的环保问题,但是这种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强环保问题宣传,首先让大家从心理上对环保问题认真对待起来;其次,应加强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从政策层面上加以强调;最后,政府职能部门需加强其自身的职责意识,加大监管力度,帮助和引导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并帮助市场建立健全再生塑料市场制度和规范,使其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