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近日,从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其公司研究的“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与资源化成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经过7年的攻关,重庆市环卫集团开发出适应中国餐厨垃圾物料特许的处理技术、处理设备,打破了国外有机垃圾处理技术垄断,使中国首次掌握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核心技术。该核心技术不仅在重庆的餐厨垃圾处理上发挥了“威力”,还推广应用到了全国,年处置餐厨垃圾规模达620万吨。
7年攻克4项核心关键技术
餐厨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据估计,中国餐厨垃圾年产生约1亿吨。
在垃圾处理领域,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即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我们研发成功之前,国内技术还无法解决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市环卫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餐厨垃圾以往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填埋,但这种方式既不经济,又污染环境。
为了解决餐厨垃圾处理问题,一些垃圾处理单位采用了国外的餐厨垃圾处理系统。但是由于中国传统饮食的高油、高盐等特性,以及国内目前垃圾分类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国外的经验与技术移植到国内后往往会“水土不服”,难以发挥功效。
2011年,重庆市环卫集团立项“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与资源化成套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联合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学研究院、耐德工业公司等院校和单位,投入7000万元,经过7年深入研发,取得餐厨垃圾处置4项核心关键技术成果,主要有:
(1)专用大口径桶型全密闭竖式压缩技术及设备,解决了餐厨垃圾收运过程中“跑冒滴漏”二次污染问题。
(2)多级预处理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制出餐厨垃圾除杂、制浆、均质化的多级一体化工艺技术,并结合油脂分离的“化学破乳—超声破乳—重力聚滤”组合式除油新工艺,实现除杂率>96%,油脂回收率>95%,解决中国餐厨垃圾高含杂率难分选问题。
(3)螺旋偏叶式搅拌系统、高效厌氧反应系统和厌氧消化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餐厨垃圾、果蔬垃圾、病死畜禽、污泥等有机垃圾联合厌氧消化生产新能源,实现高温厌氧消化超五年无酸化、无清罐稳定运行,有机质转化率提高到85%以上,填补了国内外厌氧消化在线监测技术空白。
(4)新型沼气压力水洗提纯技术和设备,解决了利用餐厨垃圾制取甲烷提纯精度低、损失大、水洗压力高等问题,提纯后产品气甲烷含量≥97%,CO2≤3%,H2S≤15ppm,大幅提升餐厨垃圾生产沼气、沼气发电上网的效率。
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吨餐厨垃圾可以生产约35立方米的新能源CNG。只要有足够的储备空间,1吨餐厨垃圾产生的的新能源可以让一辆CNG汽车跑上约400公里。
技术成果已在全国广泛应用
“大量的餐厨垃圾如果无法得到无害化处理,将严重危害食品安全,威胁水环境和城市环境。”重庆市环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兴庆介绍,餐厨垃圾的有效处理不仅能从源头上减少对人体有害物质的产生,还能实现变废为宝。
重庆市自2009年率先在全国开展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建成投用的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在全国率先采用世界领先的“厌氧消化、热电联产”工艺技术处理餐厨垃圾。2017年,黑石子餐厨垃圾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量达43.48万吨,自运行以来,已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餐厨垃圾275万吨。
同时,通过项目开发出的餐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调制技术,可获得燃用生物混合燃料产品;项目研发出的另一新型沼气压力水洗提纯技术和设备,可让垃圾变沼气发电。目前,重庆市主城区的餐厨垃圾用于生物柴油的提炼及沼气发电等,可带来每年近亿元的收入。
得益于餐厨垃圾收运处理与资源化成套关键技术成果,重庆市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系统以及覆盖城乡的餐厨垃圾片区收运系统。据介绍,这一收运系统的建设主要由重庆市环卫集团作为投资主体,协助各区县完成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餐厨垃圾智慧化收运网络物流系统通过建立智能高效精分选的垃圾分类物流基地,从居民源头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实现垃圾全过程数据收集、可视化监控、智能化决策、精细化管理,解决垃圾人工分类投入大、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
“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到重庆来考察学习餐厨垃圾的收运处理。”张兴庆说,项目的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等全国43个有机垃圾处置项目,累计产值45亿元,年处置规模620万吨。
“目前,我们正在渝北洛碛建立全国规模最大、分类处理种类最全的城市静脉产业园,预计明年底完工。”重庆市环卫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建成后,日处理垃圾2100吨,将实现主城区域餐厨垃圾处理的全覆盖。
“我们还将开发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城镇环卫作业智能耦合系统化平台,建立智能高效的垃圾分类物流基地。”张兴庆介绍,今后,居民生活垃圾将从源头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到分类处置实现全过程数据收集、可视化监控、智能化决策、精细化管理,解决过去垃圾人工分类投入大、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