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具备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特点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备受青睐,代表了未来能源发展的新方向。2017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54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7.6%。
一、优化首都能源结构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提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资源利用是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重要考核内容。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也定下了本市的小目标:到2020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达到 620 万吨标准煤,较 2015 年增长 35%以上,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 8%以上。
当前,北京正处于全面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本市优化首都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绿色智能高效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新能源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本市利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并呈现出太阳能资源储量相对丰富、地热及热泵系统潜力较大、生物质能资源种类多样的特点。经初步预测,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约为5327万吨标准煤。
“十二五”以来,本市新能源利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展了延庆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区、昌平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建设工作,实施了五大阳光工程等重大项目。可以说,新能源的利用已经涉及到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为惠民安居持续发力
2017年,全市太阳能利用量168.9万吨标准煤,占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的31.1%,为占比最大品种。目前,本市的太阳能利用主要包括光布式光伏发电、地面光伏电站、太阳能热发电工程、太阳能热水工程这四种方式。
2013年7月,本市启动阳光校园项目建设,在全市部分学校和教育机构安装分布式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约300所阳光校园项目建设,基本覆盖了全市中小学约20%的学校,总装机容量31.5兆瓦。
2017年,全市生物质能利用总量为109.8万吨标准煤,占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的20.2%。目前,本市的生物质能主要包括清洁焚烧项目、沼气发电项目、污水处理厂污泥沼气发电项目和沼气集中供气项目等四种方式。比如,大兴区留民营沼气站年产沼气91万立方米,为留民营等七个村的1695户居民实现了沼气联供。
2017年,全市地热及热泵利用总量为67.6万吨标准煤,占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的12.5%。目前,本市开展的地热及热泵利用项目主要有顺义区馨港庄园地源热泵项目、奥运村再生水热泵利用项目、太阳宫燃气热电厂循环水余热热泵项目等。作为本市重点新增功能区,北京新机场也优先选择了地源热泵系统为机场供冷、供热。
三、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下一步,本市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步伐将提速,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全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一是以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为目标,大力发展太阳能、热泵系统应用,扩大绿色电力消费规模,全面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二是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应用,建设一批高端示范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三是以能源转型为方向,加速可再生能源与城市能源体系融合发展,提高能源系统绿色智能高效水平。四是以能源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政策标准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发展。
姜耀东:让煤矸石从“生态包袱”变成“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煤炭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然而,煤炭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煤...
席北斗:科技创新赋能 提质增效助推赤泥...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篇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
姜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工作 助力铝工业...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世界性难题。《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以下...
郑栅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