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京隆重召开(四)

2016-06-30 09:32

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于6月25日至26日在京隆重召开。6月25日下午,论坛进入单元二环节,该环节的主题是:机制创新——聚焦循环经济长效机制,由清华大学教授、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主持。 

对话550.jpg

单元二:机制创新——聚焦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温宗国0550.jpg

清华大学教授、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发部副巡视员周宏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处长陆冬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刊物编辑部副主任邢丽,北京市政府参事、致公党中央经济科技委副主任、北京市政管委总工王维平,山东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马春元,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锋等嘉宾参加了对话。

周宏春550.jp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发部副巡视员周宏春

首先由周宏春副巡视员作了题为“加快完善政府引导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循环经济长效机制的核心是“激励约束”,要考虑政府、企业、公众不同主体的诉求和责任,同时还要适应不同发展阶段。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要做到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四个方面,要有价值创造、供应链管理和模式创新。

陆冬森550.jpg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循环经济处处长陆冬森

陆冬森处长指出,围绕“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政府部门的任务是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政策环境,其主要工具有法律、规划、政策。他深入分析了三者对形成长效机制的区别与关联,并提出建立循环经济长效机制的三条主线:一是要在品种上按照资源价值和环境风险(包括后期回收处理风险),有分级甄别和分级管理体系;二是要对处理主体进行资源环境的分类管理、分级管控;三是要在经济政策上进行分类调控。陆处长还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等多项制度。

王维平550.jpg

北京市政府参事、致公党中央经济科技委副主任、北京市政管委总工王维平

王维平参事强调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五个关键点:一是废物的有效回收;二是规范的利用体系;三是再生产品的市场培育;四是再生产品以及生产环节全面的标准体系;五是逐步完善法律法规。王参事还分享了北京市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情况。

邢丽550.jpg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刊物编辑部副主任邢丽

邢丽副主任认为,财政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有所作为,还要有所新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财政投入方面,要创新机制,形成对循环经济多元化的投入;二是在税收政策方面,要完善税收政策,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和逆向约束。

马元春550.jpg

山东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马春元

马春元教授从废气、水、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现状指出,我国污染物资源化减排弱,污染物治理达标能力强,与资源价格分配不合理、技术价格高等因素有关,应借鉴国家环境保护法规、标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经验,建立以资源再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吴玉锋550.jpg

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锋

吴玉锋副院长认为循环经济长效机制的建立一是要在政府层面通过税制改革和不同产品的排放限制,理清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关系;二是要在企业层面积极探索新的制度和模式,发扬企业家精神,转变资源观,分享经济新模式;三是要注意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550未命名_meitu_0.jpg

现场互动环节

现场,各位专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互动,解答了多个问题。

温宗国o550.jpg

清华大学教授、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

温宗国教授对各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循环经济长效机制的建立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考虑整体系统性,长效机制要建立在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全过程,尽快出台相应政策;二是既要借鉴国外经验,也要有中国特色,同时关注源头端、消耗端及废物端;三是建立监测评价系统,对政策实效性进行回顾和评估,实现政策稳定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