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都去哪里了?——北京市政协“城市讲堂”走进循环经济产业园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0-09-17 10:22 浏览量:2763

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南部,远离城市喧嚣的绿树红花假山流水之中,掩映着一个“垃圾处理厂”。这个市民嘴里的“垃圾处理厂”,其实是国家级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也是当前北京市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最为成熟完善的一个基地。

16日上午,北京市政协“城市讲堂·垃圾处理专题活动”走进了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百余位市、区政协委员和模拟政协师生代表一同考察了终端垃圾分类处理、循环利用的现场情况。

“垃圾分类是‘关键小事’,却是政府的‘头等大事’,为了助力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的实施,北京市政协及时部署了市区两级委员全员参与的‘五千委员齐参与助力分类新时尚’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各专委会根据自身特点,还组织有关垃圾分类的学习解读、调查研究和座谈交流等活动,共同推动形成社会新时尚。”北京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周正宇介绍,新《条例》出台以来,北京市政协及各级委员一直活跃在促进“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这次来到循环经济产业园,委员们考察的重点在于垃圾处理的技术设备和流程上。

近几年的“疏整促”过程中,北京市拆除和腾退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在少数,尽管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了年处理能力123万吨的固废处理项目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但在巨大的垃圾总量面前杯水车薪。

在园区的建筑垃圾处理厂,透过全封闭的处理车间的玻璃窗,委员们可以看到,传送带将经过初步分拣的建筑垃圾,分送到不同的处理装置,最后回收再利用的资源形成新的路基砖、透水砖等产品。

“我们再生资源转化的建筑辅料,使用的范围有限,在市场推广利用上还需要下功夫。”产业园管理中心主任皮猛拿着生产出来的透水砖说。

北京市政协委员季节已经是第三次到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她所进行的研究主题恰好就是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要逐步接入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使得垃圾分类在前端更精细化,终端处理起来才事半功倍。”季节提出,未来通过建筑垃圾处理的实验室平台,可以从技术、应用到人才培养各环节提供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和支持。

在拥挤的城市,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会制造大量垃圾,如何与垃圾相处,已经成为全球问题,考验着人类智慧。

委员们在填埋堆体平台上了解了垃圾填埋工艺及流程,在餐厨车间了解餐厨垃圾处理过程及项目特点,在清洁焚烧中心查看了朝阳区生活垃圾产量和分类质量……感慨垃圾处理量之大、难度之高的同时,也为当前垃圾处理技术工艺流程的绿色环保而感叹。

“原来老百姓提起垃圾处理厂都避之唯恐不及。如今我们用技术确保了所有环节的环保达标,甚至有的标准比欧盟还高。”周正宇说,未来老百姓对垃圾处理的印象一定会改变。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