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报告》10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称,2024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面积16.9亿平方米,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97.9%。报告表示,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近年来,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聚焦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核心目标,从政策引导、产能优化、监管强化三个维度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推动全省固体废物产业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注入强进动力。一是构建完善政策体系...
9月8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专场。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服务中心主任韩雷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省提出全域建设“无废城市”。2022年,滨州市正式入围国家“十四五”...
9月5日上午,“开学第一课无废进校园”——科普少年行杭州专场活动在杭州市学军小学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无废”理念走进校园,厚植生态文化。活动伊始,与会嘉宾参观了学军小学“无废校园”建设成果展。通过变废为宝的“循环花园”、“无废假...
2020年9月,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至今日,“双碳”目标已经5周年。绿色金融如何助力双碳目标?ESG在推动上市公司践行低碳方面面临哪些挑战?中国网财经专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
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这一转型过程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构建支持绿色转型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经营主体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9月7日,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低碳科技创新大赛决赛在杭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李边卓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浙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单胜道主持。来自全国高校的245个参...
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黄海华介绍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情况。会议将第二次审议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生态保护编和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充实完善生态环保督察、司法保障内容黄海华介绍,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
8月20日,《前海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发布暨试点项目颁证签约仪式在前海周大福金融大厦举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实现深港标准联通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该标准首创“一评双证”创新模式,通过单一评审流程即可同步获取内地与香港双重认证,标志着深港在工程建设领域规...
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率调研组在京就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鹿心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秀领参加。丁仲礼对北京市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方面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