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循环经济行业发展新方向分析预测

来源:中投投资咨询网 2019-09-16 11:45 浏览量:4335

在生态文明的大旗帜下,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在不断总结经验、修正问题中继续深入推进,建议新时代循环经济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开展。

一是新型城镇化与循环型城市建设。目前中国有57%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将达到67%。未来,城市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要平台,“集约、高效、智能、绿色、低碳”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城镇改造和新区建设中推行循环发展理念和模式,打造布局合理、循环共享的生产生活共生体系,构建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循环型城市建设。通过“无废城市”理念的贯彻、两网融合协同发展、城镇基础设施系统优化与集成共享、可拆卸绿色建筑和智慧建筑的发展、一次性用品消费控制、低碳和共享交通、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城市农业的发展等各类循环经济措施的实践,可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生产与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程度,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京津冀协同与循环型区域构建。根据京津冀三地的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以循环经济指导京津冀及周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转移和升级,探索跨地区产业合作及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势互补,实现京津冀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

从比较优势出发,科学选择区域发展的资源禀赋与特色增长点,结合京津冀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推动北京地区废旧钢材、塑料、废纸、电子产品、废旧家电、废旧汽车等“城市矿产”的拆解和再生资源高值化企业的逐步转移至周边,实现再生资源区域大循环。在天津、河北等周边资源丰富地区布局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推进尾矿、钢渣、矿渣、煤矸石、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的协同利用。将河北省及北京周边地区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充分发挥京津地区的金融、科技、人才优势,加快建设资源循环产业孵化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在京津冀区域的资源循环利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

三是长江经济带与循环型工业带建设。把流域性环境综合治理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循环经济理念贯彻到产业的改造和发展之中,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工业循环和绿色发展。

长江沿线布局着众多工业产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针对这些长江沿岸的工业企业及园区的搬迁治理及绿色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以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和产业链接最优的原则指导企业和园区的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改造;推动源头减排,以各类副产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吃干炸净”的原则来构建产业体系,推动企业内部、各关联企业及产业之间循环利用和耦合发展;以公共设施共建共享的原则来布局建设园区的基础公共设施,对园区内企业产生的水、汽、热等尽量实施综合、梯级利用等,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经济带沿线堆积的磷石膏有6.5吨,年排放量约6000万吨。对磷石膏的治理要开拓思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对其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既要进行建材产品的大宗利用,也应该加快技术创新,开展高值、高质化利用。

四是“一带一路”与循环经济国际化。循环经济理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应用,是中国实践成果的国际化体现和推广,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契机。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空间战略规划,遵循自然以生态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主导,规划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生态廊道,推动产业要素优化组合,建设生态宜居城镇;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生物质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清洁和新型能源产业、绿色物流业等生态产业;在生态脆弱地带开展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保护生态系统等等。

以中国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在带路命运共同体国家中的应用为起点,积极融入国际经济绿色变革的大趋势中,对于增强中国国际绿色竞争力、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维护责任大国形象极为重要。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